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领军府

领军府

官署名。即领军将军(中领军)的官府。东汉末、三国魏即置领军将军,统禁军,护卫皇帝宫禁。虽置僚属,但未正式建府。晋、南朝、北魏沿之。北齐时正式置府、以领军将军或中领军一员为长官,掌禁卫宫掖,主朱华阁外的禁卫官,舆驾出入时,督摄仗卫。设有长史、司马等掌府务。又领左右卫、领左右等府。北齐文宣帝天保(550—559)中置领军大将军,位在领军将军之上。北齐后主武平二年(578),罢京畿大都督府,将其职权并入领军府。隋初置左、右领军府,各掌十二军籍帐、差科、辞讼之事,不置将军,以长史、司马统府务,下设掾属及诸曹参军,又置明法,隶于法司,掌律令轻重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


官署名。三国魏置领军,掌禁卫军。领军资深者称领军将军,虽未正式建府,但已置僚属。晋、南朝、北魏皆沿其制。至北齐。正式名府。《隋书·百官中·领军府》:“领军府,将军一人,掌禁卫宫掖。朱华阁外,凡禁卫官,皆主之。舆驾出入,督摄仗卫……有长史、司马、功曹、五官、主簿、录事、釐其府事。”隋置左右领军府。《隋书·百官下·左右领军府》:“左右领军府,各掌十二军籍帐、差科、辞讼之事。不置将军,唯有长史、司马、掾属及录事,功、仓、户、骑、兵等曹参军,法、铠等曹行参军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殿最

    官制用语。秦汉凡官吏治绩最优者称“最”,最劣者称“殿”。治绩依据租赋徭役课征,刑狱治理等,由丞相御史评定殿最,奏报皇帝。最者予以赏赐或迁升,殿者则予惩处或贬职。官制用语。1、考核官吏的政绩或军功,上等

  • 内教博士

    教官名。唐朝禁中教习乐舞者,初隶太常寺。玄宗时改隶内教坊,开元二十三年(735)敕留其长教者,给资钱,音声博士及第一曹、第二曹博士悉免杂徭。

  • 门吏

    ①春秋战国时闾里司门小吏。《墨子·号令》: “门有吏,主者 (诸) 门里管闲。”②战国及其后位尊者所设司门小吏。掌通报、登录往来宾客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 “(春申君)召门吏为汗先生著客籍,五日一见。

  • 知登闻鼓院

    官名,金朝置。从五品,掌奏进告御史台、登闻检院理断不当事。其佐官有同知登闻鼓院事,正六品。属官有知法二员,从八品,女真、汉人各一员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官名。金置,见“登闻鼓院”。

  • 州军府田曹参军、行参军

    官名。(1)田曹参军。南齐都督府置此职,见《南齐书·百官志》。北魏亦置,《魏书·谷浑传》记谷颍为青州征东大将军广陵王羽府田曹参军。《魏书·官氏志》记永平二年(公元509年)因高肇奏省此职。北魏末复置。

  • 玉匠局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设于世祖至元三年(1266),用正七品印,掌各路玉匠造作。十五年,改为玉局提举司。官署名。元至元三年置,掌琢磨匠人,用正七品印,十五年,改为玉局提举司。

  • ①春秋时君王医职官员省称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平公有疾,秦景公使医和视之”,“对曰: ‘上医医国,其次医人,固医官也。”韦昭注: “官,犹职也。”② 吏名。南朝梁置,为郡县属吏。官名。春秋时晋、楚、鲁、

  • 班爵

    排列爵位的次序等级。《周语·鲁语上》:“是故先王制诸侯,使五年四王、一相朝。终则讲于会,以正班爵之义。”韦昭注: “班,次也。谓朝毕则习礼于会,以正爵位次序尊卑之义也。”

  • 景运仓提点

    官名。元置,见“尚供总管府”。

  • 陵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太常寺始置,有令、丞,掌管理守卫山陵等事。隋朝沿置,令一员、丞一员。唐朝或隶太常寺,或隶宗正寺,玄宗天宝十三载(754)改献、昭、乾、定、桥五陵署为五陵台,余陵称署如故,代宗大历二年(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