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下都督
官名。晋朝置为三品将军秩中二千石者属官。位在功曹下、列曹上。
官名。晋朝置为三品将军秩中二千石者属官。位在功曹下、列曹上。
少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谓是九农正之一。蔡邕《独断》说:“冬扈氏农正,趣民盖藏。”为附会之说。参见“少皞”。
官名,为校尉的佐官,掌文书等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官名。北宋初年置,佐部署掌一州、一路或数路军旅屯戍、营防守御之政令,以武臣诸司使以上或文臣两省五品以上充任。后避英宗讳,改称副总管。武官名。见“都部署”。
官名。明朝殿庭仪礼司长官。洪武十三年(1380)改殿庭仪礼司使置。为一人,正七品。三十年,改殿庭仪礼司为鸿胪寺,遂罢。
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南京兵马都管府官员。多由南京留守兼,统领对宋边界事务。
官名。渤海国官,左六司支司爵部属官,位郎中下。
官名。见“护国军两广都司令部”。
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厩牧署令丞”。
清朝知县之尊称。县民对县令的敬称。
见“大都柴炭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