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镇北将军

镇北将军
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,任王邑为此职,并领河东太守。三国魏时,与镇东、镇西、镇南将军合称四镇。多为持节都督,出镇方面。魏、晋及南北朝前期权势很重,后期渐轻。三国魏定为二品; 晋、南朝宋改为第三品,如为持节都督则进为二品。十六国汉、前秦、后秦、南凉等沿置。南朝梁、陈时列为八镇将军之一。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第二十二班,普通六年(529)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第三十二班; 南朝陈拟二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一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二品。北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,从二品。麴氏高昌国亦置。


杂号将军名,三国蜀置,掌征伐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魏延传》:“先主践尊号,进拜镇北将军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羊副使

    官名。宋初置,属东班诸司使,多不领本职,仅为迁转之阶。真宗咸平元年 (998) ,定为同七品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,改从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重定武臣阶官名,废。

  • 工部侍郎

    官名。隋初为工部头司长官。尚书省工部置,员二人,正六品上,文帝开皇三年 (583)升从五品,相当于后来的郎中。炀帝大业三年 (607)始于工部尚书下置一人,协掌部事,成为工部次官。唐朝沿置。高祖武德七

  • 参议院实业股审查委员会

   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的常任委员会之一。设委员长、理事各一人;委员,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为十一人,七年(公元1918年)减为七人,掌审查实业事项。

  • 四百石

    官秩俸禄等级。西汉多指县丞、尉一级的长吏。东汉则多为中央政府各机构的丞、尉、长、相,小县县长、侯国相等。月俸四十五斛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沿用为俸禄等级。公府东、西曹掾,尚书左右丞、尚书郎、太子食官令、太子

  • 民政部左右侍郎

    官名。清末置,为民政部副长官,员额左右各一人。

  • 奉天府府丞

    官名。清朝奉天府之属官。康熙二年(1663)设,一人,由汉人充任,正四品。隶于府尹。掌理学校,兼辖宗室、觉罗官学、义学。康熙二十八年 (1689) 主奉天考试之事。光绪三十一年 (1905)置行省,遂

  • 坊事

    官名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(739) 内侍省太子内坊局置,五人,从八品下,与导客舍人共掌序导宾客之事。

  • 骑将军

    杂号将军名,汉置,统领骑兵征伐。《汉书·公孙敖传》:“公孙敖,义渠人,以郎事景帝。至武帝立十二岁,为骑将军。”武官名。楚汉之间汉有骑将,掌骑兵。《史记·灌婴列传》记“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,皆推故秦骑士

  • 支应所都监

    官名。金朝置。正九品,掌宫中出入、御前支赐金银币帛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官名。金置,支应所又称支承所,属太府监,掌宫中出入、御前支赐金银币帛。以都监二人为主官,正九品。

  • 虎骑监

    官名。三国蜀置。典禁卫骑兵。《三国志·麋竺传》: “(竺)子威,虎贲中郎将,威子照,虎骑监。自竺至照,皆便弓马,善射御云。”官名,三国魏、蜀皆置,为虎骑之长官。掌虎骑侍从护卫。虎骑,择军中勇猛之士组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