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镇东将军

镇东将军

官名。东汉献帝时置,张济、曹操、刘备皆曾任之。三国魏时与镇西、镇南、镇北将军合称四镇将军,多授持节都督,出镇方面,二品。位在征东将军下,一般不与征东将军并置。蜀、吴亦置。晋朝定为三品,如为持节都督,则进为二品。十六国汉、前燕、前秦、大夏沿置。南朝宋沿晋制。梁、陈列为八镇将军之一,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,普通六年(525)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。陈拟二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从一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二品。北齐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,从二品。麴氏高昌国亦置。


杂号将军名,东汉献帝年间,张济、曹操、刘备都曾任此将军。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孝献帝纪》:“(初平三年)九月,李傕自为车骑将军,郭汜后将军,樊稠右将军,张济镇东将军。”“(建安元年)辛亥,镇东将军曹操自领司隶校尉,录尚书事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“(建安元年)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,夏六月,迁镇东将军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。”三国魏时,与镇西、镇南、镇北三将军合称四镇将军,各出镇一方。蜀、吴也置四镇将军。其后,南北朝等多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典牡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典牡上士佐官,员一人,正二命。

  • 尊号

    君主时代,臣下以尊崇的名号进于皇帝,或嗣皇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,后为皇太后、太皇太后等,均谓之上尊号。

  • 大谁

    官名。汉朝设此官,掌管门禁。《汉书·五行志》:“成帝绥和二年八月庚申,郑通里男子王褒……故公车大谁卒,病狂易,不自知入宫状,下狱死。”注:“大谁者,主问非常之人,云姓名是谁也……大谁本以谁何称,因用名

  • 信武将军

    官名。将军名号。南朝梁置,为五德将军之一,在武置中地位较高,并可为文职清官兼领。《梁书·世祖徐妃传》:“父绲,侍中、信武将军。”武帝官名。金代武散官有信武将军,从五品上;元代武散官从四品称信武将军;明

  • 州伯

    官名。春秋战国置。掌州行政的长官。《礼记·内则》: “州史献诸州伯,州伯命藏诸州府。”官名。也称“州长”,掌其州的教治政令等。《礼记·内则》下:“州史献诸州伯,州伯令藏诸州府。”管辖一方或若干部族的诸

  • 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,由提刑按察司改名,仍置司太原,为内八道监司之一,直隶御史台。参见“肃政廉访司”。

  • 司礼少常伯

    官名。即礼部侍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礼部侍郎。官名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改礼部侍郎为司礼少常伯,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)复旧。

  • 司官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,二十四司之一。员二人,从六品。属尚宫局,掌宣传启奏。唐朝改正六品。宋、金、明悉如唐制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 后归其职于宦官。① 明清中央各部院等衙门属官之通称。主

  • 群雍录

    即辟雍学录。见“辟雍”。

  • 骑士曹

    官署名。三国魏末相国府僚属诸曹之一,长官为属。西晋初不置,司马睿镇东丞相府复置,长官为参军。南朝罢。官署名,三国魏置,为相国府属曹,以属主曹事,掌骑士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三少帝纪》:“(咸熙元年)相国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