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铸钱监

铸钱监

①官署名。唐朝置,分属所在州府而总隶于少府监,掌造钱币,置监一员,以所在都督、刺史判; 副监一员,以州府上佐判; 丞一员,以判司判; 监事一员,以参军或县尉知之。凡七监、武宗会昌(841—846)中增至八监,宣宗大中(847—859)初废三监。宋朝于诸矿山附近置,隶转运司或提点坑冶铸钱司。② 官名。唐朝铸钱监长官,每监置一员,以所在州府都督、刺史判之,而总隶于少府监。


官署名。唐置,属少府,掌铸钱。每监置监官一人,副监官二人,丞一人。以该监所在地的都督、刺史任监官,以其佐官任副监,参军及县尉任监事。该监分散在各州,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,就在洛、并、幽、益、桂等州设铸钱监。见《新唐书·食货志三、四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罗氏

    官名。给天子掌管鸟兽的官。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大罗氏,天子之掌鸟兽者也。”疏:“天子掌鸟兽之官谓大罗也,谓为大罗者,能以罗捕鸟兽者也。”

  • 翰林院

    官署名。①宫廷供奉机构。唐朝制度,初于皇帝宫殿所在,各设待诏之所,安置文学、经术、卜、医、僧道、书画、奕棋人才,各别院以廪之,陪侍皇帝游宴娱乐,统称翰林院,并非正式官署; 玄宗以文学之士为翰林待诏、翰

  • 三门白波提举辇运司

    见“辇运司”。

  • 听政

    春秋时郑国执政者的称谓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郑人使子展当国,子西听政,立子产为卿。”听政又称为政,参见“为政”。

  • 四川科

   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。额设经承一人。

  • 西南面五押招讨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所掌不详。

  • 五使

    官名合称。宋朝御史台左巡使、右巡使、监祭使、廊下使、监香使合称。北宋前期置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 改制罢。

  • 神策军护军中护

    官名合称。即左、右神策军护军中尉,详各条。

  • 右司郎中、员外郎

    官名。见“左右司”。

  • 亭佐

    秦汉亭部小吏,辅佐亭长处理一亭事务,如亭父、亭卒之属。《后汉书·陈寔传》: “少作县吏,常给事厮役,后为都亭佐。”吏名,秦汉时城乡都置亭,在乡者称乡亭或野亭,在城者称都亭,无论乡亭还是都亭,都设亭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