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通直散骑常侍

通直散骑常侍

官名。西晋武帝泰始十年(274)使员外散骑常侍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当值,故名。东晋增至四员。属散骑省。职同散骑常侍,参平尚书奏事,并掌讽谏、侍从,位颇重。南朝属集书省,多以衰老之士担任,地位渐低。梁武帝曾欲提高其地位,以比御史中丞,但终不被人所重,常为加官。梁十一班,陈四品、秩二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(491)亦置,员六人,属集书省。初定为三品下,太和二十三年改四品。北齐沿置,除集书省置六员外,集书省所辖起居省亦设一员,皆四品。隋初属门下省,掌值朝陪从,员四人,正四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唐高祖武德七年(624)置为正四品文散官,太宗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参见“散骑常侍”。


官名。晋武帝泰始十年使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直,故谓之通直散骑常侍;东晋置四人;掌侍从左右,规谏得失,不典事。其后宋齐梁陈北齐隋等朝皆置。见《晋书·职官志·通直散骑常侍》、《宋书·百官下·通直散骑常侍》、《南齐书·百官志》、《隋书·百官上·集书省》、《隋书·百官中·集书省》、《隋书·百官下·门下省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刀剑备身副都督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属领左右府,佐刀剑备身正都督统领刀剑备身五职、刀剑备身等,负责侍卫皇帝左右。从五品上。

  • 三百石

    官秩等级。汉朝置,三国两晋南北朝沿置。西汉中央政府机构部分郎官,及县长、县丞、尉,秩三百石。东汉中央政府机构部分属吏、小县县长及侯国相也为三百石,月俸四十斛。南朝宋制,公府诸曹掾(除东、西曹)秩禄同。

  • 法部左侍郎

    官名。清末法部副长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左、右各一人,正二品,特简。掌佐尚书管理部务,并监督本部厅司各官。尚书有事故时,代行其职权。宣统三年(1911),左侍郎改为副大臣,右侍郎省。

  • 小典祀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春官府典祀司次官,佐典祀中大夫掌有关祭祀的各种事务,其下设小典祀上士。武帝建德二年(573),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遂成为典祀司长官,称典祀下大夫。宣帝即位后

  • 币制调查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度支部附属机构。宣统元年(1909)设。掌调查金融币制情况,研究各国币制改革办法,筹画币制改革措施。职官设置不详。二年,改币制局。清末度支部直辖机构。宣统元年(公元1909年)闰二月设置,

  • 弥勤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与爽酋、勤齐共掌赋税。

  • 典夷乐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鞮氏下士四人,掌四夷乐歌。北周仿《周礼》之制置典夷乐中士,正二命;典夷乐下士,正一命。属春官府乐部中大夫。

  • 六部都尉

    参见“六部尉”。

  • 宿卫

    见“怯薛”。

  • 公车大谁卒

    官名。汉代公车司马令的属官。《汉书·五行志下》有“故公车大谁卒”的记载。颜师古注:“大谁者,主问非常之人,云姓名是谁也。……大谁本以谁何称,因用名官,有大谁长。今此卒者,长所领士卒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