誊录官
见“誊录”。
见“誊录”。
官名。隋炀帝内官,无定员,视六品以下,趋侍左右。
即“噶布什贤喇依昂邦”。
官名。新莽始建国三年(后11)置,为六经祭酒之一,秩上卿,以唐昌为之。
官署名。即太子右内率府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右内率府。
官名。金至宁元年(公元1213年)置军须库于外路,掌收储军须。设官有使,从八品;副使,从九品。
官名。西晋、北朝与右外兵郎互称,为尚书省右外兵曹长官。参见“右外兵郎”。
使职名。唐玄宗天宝十二载(753)以左相陈希烈充秘书省图书使。五代后唐明宗天成元年(923)以都官郎中庾传美为三川搜访图籍使。
官场用语。宋朝称翰林学士等高级侍从官为禁从。
官名。唐初有甲铠署,贞观六年(公元632年)改为甲坊署。设令一人,正八品下;丞一人,正九品下。掌出纳甲胄 、綅绳、筋角、杂作及工匠。所属有监作二人,府二人,史五人,典事二人。宋不置,金亦于军器监置甲坊
官名,三国吴置,掌看守鱼池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皓传》:“右大司马丁奉、司空孟仁卒。”注:“(孟仁)初为骠骑将军朱据军吏……除为监池司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