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籍田令

籍田令

官名。亦作藉田令。西汉文帝二年(前178)始置,管理籍田之事,隶大司农。籍田即每年春耕前皇帝率群臣在专辟的土地“籍田”上行耕作之礼,以示重视农耕。籍田所获谷物供宗庙祭祀之用。东汉省。西晋武帝泰始十年(274)复置,东晋省,南朝复置,仍隶大司农(司农卿),梁位流外三品勋位。北齐为司农寺藉田署长官,隋罢。宋朝复置,隶太常寺,正九品。北宋员一人,正九品,为籍田司长官。掌皇帝籍田之事,兼管藏冰之事。


官名,西汉置,掌籍田之事,属大司农。籍田:专供皇帝行春耕之礼的耕地称籍田。每年春耕前,皇帝率群臣在“籍田”上行耕作之礼,以示对农业的重视。籍田所收谷物,供宗庙祭祀用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治粟内史》:“治粟内史,秦官,掌谷货,有两丞。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,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。属官有太仓、均输、平准、都内、籍田五令、丞。”“籍田”,也写作“藉田”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(二年)春正月丁亥,诏曰:夫农,天下之本也,其开藉田,朕亲率耕,以给宗庙粢盛。”注:应劭曰:“古者天子耕藉田千亩,为天下先。藉者,帝王典藉之常也。”韦昭曰:“藉,借也。借民力以治之,以奉宗庙,且以劝率天下,使务农也。”臣瓒曰:“景帝诏曰:‘朕亲耕,后亲桑,为天下先。’本以躬亲为义,不得以假借为称也。藉谓蹈藉也。”师古曰:“瓒说是也。《国语》曰:‘宣王即位,不藉千亩,虢文公谏。’斯则藉非假借明矣。”其后,东汉省,西晋置,南北朝也置,但其所属及品秩不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礼院

    官署名。即“太常礼院”。

  • 师友

    1、师和友的合称。王莽为太子置四师四友,俸同大夫。四师为师疑、傅丞、阿辅、保拂。四友为胥附、奔走、先后、御侮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2、既是师也是友。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嚣素谦恭爱士,倾身引接为布衣交

  • 胄试

    即“牒试”。

  • 司封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封人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属官,掌有爵位者封邑的分配,下设司封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封人”。

  • 州官

    宋至清末,称一州之长为州官。梁代也称州长官的属官为州官。《梁书·吕僧珍传》:“僧珍在任,平心率下,不私亲戚。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,僧珍既至,乃弃业欲求州官。”

  • 弁工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有弁师下士二人,工四人,掌管王的冠冕。北周置弁工中士,正二命;弁工下士,正一命。掌冠冕的制作,属冬官府司织下大夫。

  • 鲁公

    爵名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,因置以为上将军;项羽为鲁公,为次将,范增为末将,救赵。”

  • 磨勘幕职州县官院

    见“磨勘院”。

  • 怀信驿

    官署名。五代后周世宗初平淮南,江南国主李景称臣,置怀信驿以馆其来使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(977) 江左平定,改都亭驿。

  • 都官从事

    官名。东汉、魏、晋为司隶校尉属官,由其自辟除。秩仅百石,权势颇重,掌监察举劾百官。东晋、南朝罢司隶校尉,遂省。北魏置为司州牧、司州刺史属官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四品中。后省。官名。汉朝设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