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布多佐理专员
官名,北洋政府设置,见“乌里雅苏台佐理专员。”
官名,北洋政府设置,见“乌里雅苏台佐理专员。”
尚书令、 仆射合称。 《晋书·周传》: “若不三司,便应令仆邪? ”
官制用语,也称“良吏”,义即“好官”。
官名。周朝置。①太宰所属掌宫庙之吏。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: “司宫具几。”郑玄注: “司宫,大宰之属,掌宫庙者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大宰之下有宫人,掌宫中除汙秽之事,即此司宫。”② 宫内阉官之长。《左传·
县门下吏名。汉置,见《两汉金石记》一一《苍颉庙碑侧》,其地位在主记掾之下。晋亦置,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,南朝宋下以无考。北魏以后改称“县录事”,参见该条。
官名。晋设此官,主护西羌,或领刺史,或持节为之。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。
官名。明朝鸿胪寺副长官。分左、右,各一人,从五品,佐寺卿掌朝会、宾客、吉凶礼仪之事。建文(1399—1402)时曾升为正五品,成祖即位,复旧制。
官制术语,指“清官”中的等级。北魏孝明帝末,吏部郎中辛雄以郡县守、令委派不得人,上疏称:“但郡县选举, 由来共轻, 贵游㑺才, 莫肯居此。宜改其弊,以定官方。请上等郡县为第一清,中等为第
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,由提刑按察司改立,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。
官名,汉置,又称家马令,掌皇帝私人所用御马。详“家马令”条。
即“鹰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