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督办鲁案善后事宜公署

督办鲁案善后事宜公署

官署名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日本借口对德宣战,出兵强占胶州、青岛和胶济铁路。战后巴黎和会开会时中国代表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各种侵略特权,但协约国仍同意由日本继承,中国代表遂拒绝在和约上签字。太平洋会议期间,按照美、英等国的意见,于民国十一年(公元1922年)二月四日签订《中日间解决山东悬案条约》二十八条,仍使中国主权受到很多损害。同年三月三日,北洋政府特派王正廷督办鲁案善后事宜,山东兼省长田中玉兼任会办,主持一切善后工作。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公布《修正督办鲁案善后事宜公署编制》,规定本暑设理事会,额定理事九人,督办、会办和政府长官之外,包括派往参加太平洋会议的政府代表和国民代表各三人,并互选理事长;并设参议四至八人,秘书长一人。内部办事机构有秘书厅(原为总务处)及行政、路务、实业三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过省

    官场用语。宋朝举人礼部试(即省试)合格,称过省。

  • 开国郡伯

    爵位名。南朝梁始置,与开国县伯同为四品。陈制同梁。

  • 开坊

    明清制度,翰林院编修、检讨等官升任詹事府左、右坊之职务(如中允,赞善之类),即称开坊。詹事府之官职,本专备翰林升转,故有此称。清末光绪二十八年(1902),詹事府裁撤,而翰林升任他职,亦沿旧说称“开坊

  • 供奉学士

    官名。元置,属奎章阁学士院。秩正四品,员额二人,掌文词、翰墨供奉之事。

  • 户部北京清吏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明永乐元年(1403)改原户部北平清吏司员外郎而置。为户部北平清吏司副长官,一人,从五品。十八年革。参见“户部北京清吏司”。

  • 监狱教师

    监狱职员名。北洋政府设于新监狱,承典狱长之命,从事对犯人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工作。监狱如未设专职教师,则对于犯人文化知识的教育由教诲师兼理。国民党政府监狱沿置。

  • 鬯人

    官名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祭祀时供应鬯酒。《周礼·春官》: “鬯人,下士二人,府一人,史一人,徒八人”,掌共秬鬯而饰之”,“凡王之齐事,共其秬鬯。凡王吊临,共介鬯”。贾公彦疏: “饰者,设巾也。”官名。《

  • 大永福寺都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元仁宗延祐三年(1316),建大永福寺,置营缮提点所。五年,改提点所为都总管府,秩正三品。文宗天历元年(1328),复改为提点所。三年,又改为永福营缮司。

  • 特种司法事务委员会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十年(公元192 1年)十月十八日公布《特种司法事务委员会章程》,设立特种司法事务委员会,是专门处理外国人案件的机构,属司法部。设委员长一人,委员八人,均由司法总长聘任。内部分设

  • 冠武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第十班,与折冲将军同班; 普通六年(525)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一班。陈沿置,拟七品,比秩六百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