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监修国史

监修国史

官名。东晋康帝始以大臣领史局,渐为制度,《史通》卷一○《辨职》: “近古每有撰述,必以大臣居首。案《晋起居注》载康帝诏,盛称著述任重,理藉亲贤,遂以武陵王(晞)领秘书监”,“既而齐撰国史,和士开总知”。卷一一《史官建置》: “高齐及周,迄于隋氏,其史官以大臣统领者,谓之监修。国史自领,则近循魏代,远效江南,参杂其间,变通而已。”唐太宗贞观三年闰十二月(630)移史馆于禁中,以宰相监修国史,著作郎罢史职,成为故事,监修国史遂为官称。宋初首相加昭文馆大学士、监修国史衔,亦有不带昭文馆大学士者,次相加集贤殿大学士、监修国史衔,若置三相则分授昭文馆、集贤殿二大学士、监修国史; 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南宋高宗绍兴三年(1133)置国史院重修《神宗、哲宗实录》,以右仆射朱胜非监修国史,十年罢史馆官并归实录院,二十八年复置国史院,以宰臣监修; 孝宗隆兴二年(1164)以参知政事钱瑞礼权监修国史。辽朝国史院置为长官。金朝国史院置,掌监修国史事,先曾以谏官兼其职,章宗明昌二年(1191)诏谏官不得兼,恐于其奏章私溢己美。


官名。宋设此官,负责编修国史。《宋史·职官四·国史实录院》:“提举国史、监修国史……初,绍兴三年,诏置国史院,重修神宗、哲宗实录,以从官充修撰,续以左仆射吕颐浩提举国史,右仆射朱胜非监修国史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园陵啬夫

    官名。掌管帝王园陵。《后汉书·城阳恭王祉传》: “立考侯、康侯庙,比园陵,置啬夫。”李贤注: “啬夫本乡官,主知赋役多少,平其差品。园陵置之,知祭祀、征求诸事。”官名,汉置,为王侯属官,掌祭祀征求。《

  • 起居注

    官名。掌侍从皇帝起居,记录其言行。周代由左史右史负责记录,汉代由宫中女史记录;晋由著作郎兼任;北魏始置起居令史,又别置修起居注二人;隋朝在内史省置起居舍人二员;唐宋在门下省置起居郎,在中书省置起居舍人

  • 御史丞

    官名,为御史大夫丞的简称。御史大夫,秦置,汉沿置,位上卿,银印青绶,掌副丞相,有两丞,一曰御史大夫丞,掌佐御史大夫行副丞相事。一曰中丞,在殿中兰台,掌图籍秘书,外督部刺史,内领侍御史十五人,受公卿奏事

  • 郎中令

    官名。① 秦始置,为郎中长官,掌宫廷戍卫,侍从皇帝左右,参与谋议,职甚亲重。二世时赵高曾任此职,左右朝政。西汉沿置,秩中二千石,列位九卿,凡郎官皆属之。文帝初由代邸入未央宫即位,当夜拜张武为郎中令,巡

  • 监鹿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。为监鹿详稳司养鹿小吏。

  • 军械局

    官署名。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设置,以局长为主官,局内分设枪炮、材具二科。北洋政府时期改称“军械司”,参见该条。

  • 营务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地方督抚置。因督抚统兵,并多增募军队,故设此机构,负责办理军营行政。处设总办、会办等职,多以道、府文官充任。清代末期,提督、巡抚多增募军队,因此设营务处,以道、府文官担任总办、会办等,负责

  • 武捷总管

    将官名,金朝置。为军中主将或主帅,掌领兵征伐。武捷总管,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荡寇将军

    官名。东汉末置,为杂号将军,统兵出征。三国两晋、南朝沿置,魏、晋、宋皆八品 (一说魏为五品)。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一班,陈改为拟九品,比秩四百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

  • 典膳

    ①官名。隋炀帝置为宫廷女官,二十四典之一,员四人,从七品,属尚食局。唐朝改正七品。为司膳之佐,协掌割烹煎和之事。宋朝沿置,为尚食属佐。金、明悉如唐制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后归其职于宦官。又,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