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火儿赤

火儿赤

蒙、元怯薜执事名。又译豁儿赤、忽赤、货鲁直等,蒙古语,意为“佩带箭筒者”,掌佩带弓箭轮值宫廷之侍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仪同将军

    武官名。西魏与北周时,全国府兵分属于二十四军,每军置一开府将军以统之,其佐官有仪同将军,北周时秩九命,与开府将军同。隋代改称车骑将军, 为骠骑府的副长官。参见“府兵制”。

  • 宫殿监副侍

    官名。清朝六品太监之衔名。充敬事房副总管。宦官官名。清置,见“副总管太监”。

  • 司仪署署丞

    官名。见“司仪署令丞”。

  • 太后两宫太仆、副仆

    官名。金正大元年(公元1224年)置,太仆,正六品;副仆,正七品。掌太后舆马。

  • 追锋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一班,普通六年(525)罢。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秩第十一班。

  • 中县

    县的等级之一。北魏始置,相当于汉魏南朝的次县,次于大县,高于小县。北齐中县,地位在上、下县之间。隋唐沿北齐之制,唐制以三千户以上为中县,离京五百里内及缘边之地二千户以上即为中县。宋制以千户以上为中县;

  • 直隶司郎中

    即“直隶清吏司郎中”。

  • 右游击率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属官,统禁军游击士,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的侍卫。下设右游击率中士、右游击倅长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五官副正

    官名合称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)置,为秘书省司天台所置春、夏、秋、冬、中五官正之副,各一员,正六品上。官名。见“五官正”。

  • 内尚方令

    官名。隋朝太府寺内尚方署长官,置二员,正八品; 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改隶少府监。唐朝改中尚方令,置一员,从七品下; 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 去方字为中尚令。参见“内尚方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