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

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

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。秩正三品。掌汉军万名,负责修造京城城隍及京师内外工役,兼管大都屯田等务。置达鲁花赤一员,都指挥使三员,副都指挥使二员,佥事二员。达鲁花赤、都指挥使多由大都留守兼任。设营于涿州南,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。下辖一镇抚所,七行军千户所,六屯田千户所。


官署名。元至元二十六年(公元1289年)置, 属枢密院,秩正三品。掌修治城隍及京师内外工役,兼大都屯田等事。设达鲁花赤一人,都指挥三人,俱正三品,副都指挥使二人,从三品;佥事二人,秩正四品;经历二人,秩从七品,知事二人,照磨一人, 俱从八品, 令史七人, 译史、通事、知印各一人。所辖有镇抚所一,行军千户所七,屯田千户所六;又有教官二(蒙古字教授、儒学教授各一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家长

    即一家之长,乃编户之户主。清朝之牌甲制度中,乾隆二十二年(1757)定,每户岁给门牌,牌上书家长姓名,生业,附注丁男名数,出注所往,入稽所来。

  • 右亲事府

    官署名。唐初秦王、齐王府所领侍卫府之一,置统军一人,掌领亲事,侍卫陪从; 又有长史、录事及兵、铠曹参军事、库直等属; 太宗贞观(627—649)以后不分左、右。见“亲事府”。

  • 牌印局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掌御帐符契银牌保管之事,属著帐郎君院。

  • 审刑司

    官署名。 西夏置。 西夏语音“力罗”。 中等司。

  • 道纪司都纪

    官名。明、清各府道纪司之主官。掌理各府之道众,颁发度牒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设,一人,从九品,无俸禄。清顺治 (1644—1661) 中沿设,一人,未入流。选通晓经义、恪守清规者充任。

  • 年俸

    按年支付的薪俸。北洋政府规定副总统的薪俸按年支给称为年俸,是民国时期薪俸支付的特殊方式。参见“薪给制”。

  • 印绶

    印和系印的丝带,官吏印章的统称。凡治事的命官皆颁有印绶,以示职权受命于天子,并代表级别和权力。历代有之,但具体制度或有不同。官印及绾印之组的合称。战国时,凡官印均称玺。至汉代,除皇帝与皇后、太子、诸王

  • 龙兴打捕提领所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属宣徽院,设提领、副提领各一人。

  • 征蛮大都督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张熠传》: “庄帝还宫,(张) 熠出除镇南将军,东荆州刺史,寻加散骑常侍,征蛮大都督。”

  • 手分

    吏名。宋朝置,分前行、后行,分掌京城、州县衙门及内外仓库场务的各种事务,位在押司之下、贴司上。吏员名。宋置,亦称守分。吏部主客司有手分;兵部原于私名下置守阙习学,后罢守阙习学,亦置手分。手分分前行后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