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曹官

曹官

官名统称。宋朝诸州府录事参军(简称录事)、司户参军(简称司户)、司理参军(简称司理)、司法参军(简称司法)等统称。录事掌本州府官府庶务,纠察诸曹稽违及州院或府院户婚狱讼; 司户掌户籍、赋税仓库受纳或分典狱讼; 司理掌司理院狱讼,审讯刑事案件; 司法掌检详法律,审议判决案件。开封府则置司录、功曹、仓曹、户曹、兵曹、法曹及士曹参军。徽宗崇宁三年(1104),改置士、户、仪、兵、刑、工六曹参军。大观二年(1108),令诸州依开封府例置曹官。政和二年(1112),以选人通仕郎以下任曹官者为掾官。


官类名。宋代以诸州、府掌理政务的诸曹参军合称曹官。诸州与诸府有司录参军,简称录事,掌判本州、府官署内部庶务、纠察诸曹稽违及州院或府院户婚狱讼;司户参军简称司户,掌户籍、赋税、仓库受纳或分典狱讼;司理参军,简称司理,掌司理院狱讼,审讯刑事案件;司法参军,简称司法,掌议法断刑。开封府则沿唐制置司录参军及功、仓、户、兵、法、士六曹参军。崇宁三年(公元1104年)定六曹次序为士、户、仪、兵、刑、工,以与中央的礼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相对应,员额司录参军二人,六曹各二人。大观二年(公元1108年)诏诸州依开封例,置司录参军等官。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以选人通仕郎以下任曹官者称之为掾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城使

    武官名。唐制,军队戍守之地大者为军,其次为城、镇。天宝以前各置使,隶属于都督或节度使。城使领属之兵,自数百至七千不等。如朔方节度使所属东西两受降城各领兵七千,马一千七百匹;剑南节度使所属平戎城领兵千人

  • 国子博士

    学官名。西晋武帝咸宁 (275—280) 中立国子学,置一员,以教授生徒儒学,取履行清淳、通明典义者为之,若散骑常侍、中书侍郎、太子中庶子以上,乃得召试,并应对殿堂,备咨询顾问,隶国子祭酒。地位高于太

  • 臣子

    指众臣百官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孙卿子曰:儒者法先王,隆礼义,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。”《史记·平津侯列传》:“淮南、衡山谋反,治党与方急。弘病甚,自以为无功而封,位至丞相,宜佐明主填抚国家,使人由臣子

  • 督运都御史

    官名。明宣德中置,见“督运侍郎”。

  • 监运谏议大夫

    官名。郦道元《水经注》记三国魏景初二年(公元238年)二月帝“遣都督沙丘部监运谏议大夫寇帅五千人,岁常修兹平河岨。”《历代职官表》按:“魏时漕事盖亦郡国自遣官输送,而朝廷遣大夫监之,此即后世巡漕御史之

  • 和硕公主

    清朝皇帝女之封号。和硕,满语,乃“一方”之意。清制,妃嫔所生之女及皇后抚养的宗室女儿下嫁时,得受此封,品级同郡王。据清末《公主册》统计,清代封授或追封为和硕公主或长公主者共二十四位。公主名称之一,清制

  • 中尚食局丞

    官名。北齐设置,见“中尚食局典御”。

  • 旗务使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奉天省所属办事机构。光绪三十三年 (1907) 设。掌奉天省旗民事务。置旗务使一人,下设佥事、科员等协助办事。宣统元年(1909)裁。官署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公元1907年)设于奉天省。主

  • 总领南面边事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南京兵马都管府官员。多由南京留守兼,统领对宋边界事务。

  • 内司服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后官奄臣。掌王后,内外命妇衣服的保管及供给。《周礼·天官》: 内司服,奄一人,“掌王后之六服”,“辨外内命妇之服,”“凡祭祀、宾客,共后之衣服,及九嫔世妇。凡命妇,共其衣服。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