押队
宋朝军职名。北宋时,军队作战或教阅,编排队列,临时设置。神宗行将兵法及结队法,每二十队差押队使臣一人,简称押队,地位次于正将、副将。北宋末至南宋,置为队的头领之一,战斗时引领全队作战。
宋军职名。北宋神宗时军队作战或教阅时编排队列,临时设置押队以监督之。宋神宗时实行将兵法和结队法,有押队使臣为正将、副将的助手统领一千人,也简称押队。北宋末改引战为押队,为队的头领之一,引领全队作战。
宋朝军职名。北宋时,军队作战或教阅,编排队列,临时设置。神宗行将兵法及结队法,每二十队差押队使臣一人,简称押队,地位次于正将、副将。北宋末至南宋,置为队的头领之一,战斗时引领全队作战。
宋军职名。北宋神宗时军队作战或教阅时编排队列,临时设置押队以监督之。宋神宗时实行将兵法和结队法,有押队使臣为正将、副将的助手统领一千人,也简称押队。北宋末改引战为押队,为队的头领之一,引领全队作战。
官名。辽朝置,所掌不详。重熙中,耶律乙辛为文班吏、掌太保印。
见“太仆少卿”。官名。北魏始置太仆少卿,北齐称太仆寺少卿,为太仆寺的副长官,历代沿置。参见“太仆寺”。
官名。西魏,北周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典彘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同“左一护军府副护军”。
州门下吏名。南朝宋置,见“记室书佐”。
官名。金朝置,系文职正五品中之封阶,为四十二阶之第二十二阶。元朝袭之,升为正四品,宣授。明朝为文职正四品之升授,属四十二阶之第十八阶。清朝为文职正四品之封赠,属十八阶之第七阶。另,清初武职中属八旗者正
散官名。金朝置,为司天监散官,二十五阶之第十一阶,秩正六品下。元沿置,为十四阶之第五阶,秩正五品。明洪武四年(1371)置,为钦天监散官,以授五官正。十五年废,改依文散官分授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
官名合称。北魏置,以高官兼任,掌辅翊太子。参见《魏书·穆平国传》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金中大夫铸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,即南院详稳司都监,辽朝置,掌监督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》,参看“南院详稳司”条。官名。辽置,见“南院详稳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