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折冲都尉府

折冲都尉府

军府名。唐太宗贞观十年(636) 改统军府为之,遍布全国各主要州,皆有名号,有折冲都尉、左右果毅都尉,掌领所属备宿卫,出师则总领军器、粮草、物资、传点等事; 以善骑射者为越骑,余为步兵; 凡兵马在府,每岁季冬,则习以军阵、战斗之法;武则天垂拱(685—688)中,以千二百人为上府,千人为中府,八百人为下府,赤县为赤府、畿县为畿府;属员废置略有变化,置长史 (或司马) 总司兵、司骑二局; 又有左右别将、兵曹参军事; 以三百人为团,以校尉统领; 团下有旅,以旅帅统领; 旅下为队,以队正领之; 队下有火,以火长领之; 玄宗天宝(742—756)中停止上下鱼符及上番、发兵活动,天宝末虽保其官员、保其兵额,却徒具形式而已。


军府名。唐代诸卫设折冲都尉府,每府有折冲都尉一人、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,上府从五品下,中府正六品上,下府正六品下;别将各一人,上府正七品下,中府从七品上,下府从七品下。长史各一人、兵曹参军各一人、校尉五人、旅帅十人、队正二十人、队副二十人。折冲都尉掌领属备宿卫。三百人为一团,一校尉领之。左右果毅都尉,掌贰折冲都尉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诸卫折冲都尉府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民郎中

    官名。西晋、北魏与右民郎互称,为尚书省右民曹长官。参见“右民郎”。

  • 二庙丞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协助二庙令管理太庙、小庙日常事务的官员。官名,南朝梁武帝萧衍置,为二庙令之佐官,助令掌管二庙事务。参看“二庙令”条。

  • 茂崖

    职官封号。置授与末品官,又称为武孝恭敬东南姓关民忍地,下有论予、功有、友要、善定、涨满等五种。

  • 女食

    女官名。北魏后宫女职。孝文帝定为视五品。

  • 大木局

    官署名。设于元世祖中统二年(1261),掌都城殿阁营建修缮,隶大都修内司,设提领七员,管勾三员。官署名。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置,掌殿阁营缮(修建)。其官有提领、管勾。见《元史·百官六·大都留守司·修内

  • 春官府

    官署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与天官、地官、夏官、秋官、冬官府合称六府。以大宗伯卿为长官,设小宗伯上大夫、春官府都上士以佐其职,掌制订国家各项礼仪,主持祭祀仪式,守护宗庙陵墓,撰写皇帝诏

  • 敕令格式

    宋朝法令、法制文书名。唐朝法令、法制文书有律、令、格、式。德宗时选律学之士,取至德(756—758)以来制敕掇其可为法者藏之,而不名书。宪宗时删天宝(742—756)以后敕为《开元格后敕》。文宗命尚书

  • 关试

    贡举考试名。宋朝凡举人殿试登科,交纳敕牒所用朱、胶、绫纸成本费,由礼部贡院关送吏部南曹,试判三道,称为关试。科举考试方式之一。宋承五代后唐之制,凡殿试及第者均发给敕谍,但须交纳制作敕谍的朱、胶、绫、纸

  • 太子詹事院

    官署名。辽南面东宫官,袭唐制,总领东宫政令。设太子詹事、少詹事、詹事丞、詹事主簿等官。元世祖至元十九年(1282)置,以左、右詹事各一员为长官。其下设副詹事、詹事丞、院判各二员,吏属六十二人。又别置宫

  • 省方大使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负责巡视州郡。《北齐书·李雅廉传》: “肃宗即位,(稚廉)兼散骑常侍、省方大使,行还,所奏多见纳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