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尉大夫府
官署名,参看“扶尉”条。
官署名,参看“扶尉”条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司隶下大夫掌狄隶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东汉置,为公府的属官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说:“閤下令史,主閤下威仪事。”
辽朝以俘户设立的地方行政建制。凡诸王、公主、外戚、大臣、诸部以俘掠的人户建立的州县,即称之。亦称 “投下州”、“头下州军”。其长官,除节度使由朝廷任命外,刺史以下皆由所属主人任命; 官位九品以下及井邑
即“永兴宫南面行官都部署司”。
官名。原为少数民族首领称号,十六国代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年 (339) 沿用此名。《魏书·官氏志》:“其诸方杂人来附者,总谓之‘乌丸’,各以多少称酋、庶长,分为南北部,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。时帝弟觚监北部
官名。蒙、元怯薛执事。蒙古语,意为“鹰人”,又译“昔博赤”,掌打捕鹰房等务。
官名。辽置,见“总领左右护卫司”。
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御前侍卫”。
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。紫极、光兴二房俱设。四品。
官名。金置,为诸乣详稳的副职,秩从八品,员额一人,参见“诸乣详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