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营使司五军统制
武官名。南宋建炎中置,属御营使司,掌统领御营五军。参见“御营司使”。
武官名。南宋建炎中置,属御营使司,掌统领御营五军。参见“御营司使”。
官名。明永乐元年 (1403)置。见“工曹清吏司”。
官名。明为中书舍人、行人、评事、博士之合称。
官署名。唐玄宗开元十一年(723)改并州置,为北都所在。设尹一员,为留守; 少尹二员,为副留守,掌本府政务,巡视属县,查访民情,审理刑狱,岁终造册上报。府设属员司录及功、仓、户、田、兵、法、士曹参军事
见“发运司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六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。
官职制度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职有清、浊之分,士族高门只出任与自己身分相适的“清官”,寒门则只能任“浊官”。由浊官迁任清官,则可大大提高其社会地位,故当时“其官唯论清浊,从浊官得微清,则胜于转”(《隋书
官名,东汉公府及大将军府皆置此官,掌上章表报书记,俸百石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一》。官名。东汉置,为公府的属官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一》说:“记室令史,主上表章报书记。”参见“记室”。
官名。为嘉蔬署正副主官。见“嘉蔬署”。
明、清大学士衔名之一。参见“殿阁大学士”。官名。明朝置。掌献替可否,奉陈规诲,点检题奏,票拟批答,以平允庶政。凡上之达下,皆起草进画,以下之诸司。下之达上,皆审署申覆而修画,平允乃行之。凡车驾郊祀、巡
官名。宋朝置,为枢密院属吏,员二人,从八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