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名。① 国王师傅。相传殷朝已置,西周、春秋战国沿置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 “师也者,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”,“《记》曰: ‘虞、夏、商、周有师保。’”其后不设。西晋武帝复置为王国官,掌辅导诸王。后避讳改为傅。南朝宋复旧,六品。齐、梁、陈沿置。梁十一班,陈四品。北魏、北齐亦置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三品上,二十三年改三品。北齐三品。隋朝王国置,员二人,从三品。唐朝王府置,员一人,从三品,掌辅正过失,睿宗景云二年(711)改为傅,玄宗开元二年(714)废,旋复置。②执政官。掌出入王命,统辖众官。殷周皆置。《大克鼎铭》: “师华父克王服,出入王命。 ”③殷周军队统帅。 《师㝨簋铭》: “王若曰: ‘(师㝨),今余肇命汝率齐师”,“征淮夷。’”《尚书·洪范》: 八政,“七曰宾、八曰师。”孔颖达疏: “师,掌军旅之官。”亦指军事参谋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 “(齐威王)以田忌为将,而孙子为师,居辎车中,坐为计谋。”④乐官之长。殷周置。多通晓乐理,精于演奏,亦有为君王顾问者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 “(帝纣)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、北里之舞、靡靡之乐。”《史记·晋世家》: “悼公问治国于师旷”。


1、官长。《尚书·益稷》:“州十有二师。”注:“郑云:师,长也。”《周礼》天官中有甸师、医师、追师等;地官中有乡师、族师、胥师、贾师等;春官中有肆师、乐师、卜师等;夏官中有弁师、牧师、圉师、山师、川师等;秋官中有土师等。

2、执政官。殷、周置,掌传达王命,统帅众官。《大克鼎铭》:“师……出入王命。”

3、军队统帅。殷周皆置。《尚书·周书·洪范》:“八政:一曰食,二曰货,三曰祀,四曰司空,五曰司徒,六曰司寇,七曰宾,八曰师。”疏:“师,掌军旅之官,若司马也。”

4、军师,高级参谋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齐威王欲将孙膑、膑辞……于是乃以田忌为将,而孙子为师,居辎车中,坐为计谋。”

5、乐官。殷周皆置,掌乐师乐工,以精通乐理、长于演奏者任之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(帝纣)好酒淫乐,嬖于妇人。爱妲已,妲已之言是从。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,北里舞,靡靡之乐。”

6、太师的简称。周置,掌劝导君王,引其向善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史献书,师(上)箴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捧圣左右军

    禁军名。后唐置,《五代会要·京城诸军》记后唐应顺元年(公元934年)三月,改龙武、神武四十指挥为捧圣左右军,为禁军中的两军。

  • 承受

    官名。皇帝特派的官员,地位居本衙门长官之上。宋徽宗宣和年间,除三省、枢密院、学士院外,都派遣内侍官员,称为“承受”,长官处理问题,得按他的意见办。如梁师成为秘书省承受,坐于长官、副长官之上。参看宋朝陆

  • 备身都将

    见“备身五职”。

  • 王府中直兵参军

    官名。南朝宋公府设中直兵参军,典领亲兵。梁始于皇弟皇子府设中直兵参军,陈沿置。北齐王府亦置此职。

  • 纸工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纸工中士,正二命;纸工下士,正一命。掌造纸之事。属冬官府司卉下大夫。

  • 御前近侍官

    明代御前近侍官有:乾清宫管事,掌督理御用诸事;打卯牌子,掌随朝捧剑;还有御前牌子、暖殿、管柜子、赞礼、答应长随、当差听事、拏马、尚冠、尚衣、尚履。都是御前近侍官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三》。

  • 平江等处田赋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从五品,隶崇祥总管府,掌平江地区大承华普庆寺田产。置达鲁花赤、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

  • 中书丞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,为中书令属官,可参议国政,权任颇重。官名,三国时吴置,为中书令之副,佐令行职事,可参议国政,权势颇重。

  • 五部都尉

    官名合称。①三国蜀后主建兴三年(225)诸葛亮平南中,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,分为五部,置以统之。参见《华阳国志》卷四《南中志》。②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曹操分入居塞内的南匈奴为五部,各部

  • 右户郎中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为尚书省右户曹长官,六品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