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乐署

太乐署

官署名。北齐太常寺置,掌诸乐及行礼节奏等事,有令、丞,兼领清商部丞。隋唐五代皆置,隋令二员、丞二员、乐师八员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改乐师为乐正,置十员; 唐朝令一员、丞一员,另有乐正,掌祭享钟律,凡习乐,立师以教,而岁考其师之课业为上中下三等,申报礼部,十年大校,量优劣而黜陟。辽、金皆置,有令、丞,金朝兼鼓吹署,有乐工百员、乐工部籍直长一员、大乐正、大乐副正。元世祖中统五年(1264)于太常礼仪院置,秩从六品,令二员、丞一员,掌管礼生乐工四百七十九户。


官署名。北齐置,掌诸乐及行礼节奏等事。隋因之。唐代也置太乐署,掌管音乐及培养音乐人才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中、下·太常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太乐署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牝局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属太仆寺右牝署,设都尉。

  •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

    宰相职衔。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时改中书省为凤阁、门下省为鸾台,遂有此称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官名。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公元684年)改中书省为凤阁,门下省

  • 曩论觅零逋

    官名。吐蕃官,即内副相,置一人,与大相、副相、内大相、小相、整事大相等共任国事。

  • 直隶州

    地方行政区名。明清地方行政建制之一。地位略次于府,有下属之县。因直隶于布政使司,故名。明、清地方行政单位之一,略次于府,而不属于府,也有属县。因其直属于省,故改称直隶州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州》、《清史

  • 温汤监

    ① 官署名。唐朝司农寺下属机构置,于京兆府昭应县西(今陕西临潼一带)温泉处。设监一员、丞二员,掌汤池、宫禁、防堰及修调度; 近汤之地所润瓜蔬,先时而熟者,以荐陵庙。北宋初存其官名而无职司。②官名。唐朝

  • 戒烟局

    内外城巡警总厅所属机构。清宣统元年(公元1909年)由民政部奏设,内外城各一局。专掌贫民戒烟事宜。设管理员一人,管理本局事务由厅员兼充;医官一人,掌诊治戒烟人及药品之事;司药二人,掌配置药品及看护戒烟

  • 侨工事务局局长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为侨工事务局的主官,见“侨工事务局”。

  • 成都统军司

    即“西川统军司”。

  • 池薮部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见“池薮部”。

  • 人

    官名。 同“伶人”。 乐官。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问其族,对曰: ‘泠人也。’”杜预注: “泠人,乐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