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等县
县的等级之一。见“一等县”。
县的等级之一。见“一等县”。
官名。简称司理。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 (979) 改诸州司寇参军置,掌本州讼狱勘鞫之事。哲宗元祐 (1086—1094) 中定制,隶上州者从八品,隶中、下州者从九品。官名。宋置,掌讼狱审讯调查等事。见
官署名。隋朝光禄寺置,有令一员、丞二员、掌醢十员。唐朝沿置,令一员、丞二员,掌供醢醯之物: 鹿、兔、羊、鱼醢; 宗庙用葅以实豆,宾客、百官用醯酱以和羹; 又有主醢、酱匠、酢匠、豉匠、葅醯匠等属。宋初存
即“固山额真”。
官署名。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置。设监察御史十人。南京都察院亦置,设监察御史二人。在本道之外协管前军都督府,在京燕山左等八卫,直隶淮安府及大河等六卫。清顺治元年 (164
官名。唐德宗贞元十一年(795) 增置,为正六品下武散官,专授归唐将领,隶诸卫。武散官名。唐置,专授给少数民族首领,秩正六品下。
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从五品,隶上都留守司。职掌、设官同大都留守司所辖器物局。
官名。西晋怀帝永嘉元年(307)汲桑置,以石勒任之。参见“牙门将”。
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员数不定,四品。
官署名。北齐设置,属卫尉寺。掌京城及诸门士兵。
官名。吐蕃官,掌财政收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