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吏房

吏房

官署名。唐朝置,为五房之一。玄宗开元(713—741)中设于政事堂,与枢机房、兵房、户房、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。北宋初期,设于中书门下,为六房之一。掌后妃、诸王、公主册封,驸马除拜,京官、幕职州县官注拟、加恩,诸司使副以上加恩,以及百官封赠等事。设堂后官一员总领。此外,枢密院亦设,掌閤门祇侯以上迁补之名籍,及三公、将帅迎受恩命等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于门下省、中书省、尚书省及枢密院设。掌有关官员转官、循资、考课、荐辟、升陟、恩赏、致仕等项事务。清朝亦置,为中央和地方官署中书吏的办事机构,六房之一。都察院堂下、通政使司登闻鼓厅下设有,掌有关案件之整理呈报。太常寺博士厅设有,分管厅事。于房办事之书吏为经承,属都察院者三人,余各一人。顺天府及各直省府、州、县衙门内亦设有,协助府、州、县长官分办所属事务。其书吏,属顺天府者为经承,属各直省府、州、县者为典吏。


(1) 宋代三省吏员办事诸房之一,中书省吏房掌行除授、考察、升黜、赏罚、废置、荐举、假故、一时差官文书;门下省吏房主行尚书省吏部四司所上之事,及本省班簿、各种杂务;尚书省吏房行吏部四司所上之事。(2) 宋枢密院属吏办事诸房之一。掌行差将领武臣知州军、路分都监以上及差内侍官文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侍中祭酒

    官名。西汉有侍中仆射,东汉改置祭酒,为侍中之长,不常置。南朝齐以侍中高功者为之。梁沿置,凡侍中高功者在职一年,诏加此官,与侍郎高功者一人对掌门下省禁令。官名,汉置,初称侍中仆射,以久任年高望重者为之,

  • 三都府尹

    唐代京兆、河南、太原三府府尹的合称。三都长官均称为牧,往往由亲王遥领,不视事,政务由其副职三都府尹执掌,员额各一人,秩从三品。参见“雍州牧”。

  • 散骑中常侍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,多以才学之士担任。见《三国志·王蕃传》。官名,三国吴置,掌侍从左右,赞导内事,备顾问应对;常以博览多闻、兼通术艺的文学之士担任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王蕃传》:“孙休即位,(王蕃)与贺邵、薛

  • 步兵旅司令部

    军队指挥机关。北洋政府改清末新军的协为旅,旅的指挥机关为司令部, 主官有旅长 (少将)一人, 下设副官(少校, 上、中尉) 二人, 军士三人, 兵三人。共计有官三人,士兵六人,总计九人,并备有马四匹。

  • 大军校

    陆海军官佐等级名。见“初等官佐”。

  • 海军部海政司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 以司长为主官, 下设设计、测绘、警备、海事四科,分理本司事务。

  • 捕盗将军

    将军名号。新莽置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莽遣捕盗将军孔仁将兵与郡县合击,岁余。”杂号将军名,西汉末年王莽置。掌征伐镇压饥民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(谷贵民饥)五原、代郡尤被其毒。起为盗贼,……莽遣捕盗将军

  • 典戎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流外八班中的六班,代旧奋武将军,普通六年 (525)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四班。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秩第六班,代旧奋武将军。

  • 外司

    ①泛指京都官以外的官员。《后汉书·郎��传》: “方今中官外司,各各考事。”② 司隶校尉别称。《三国志·崔林传》: “及为外司,万里肃齐。”崔林时为司隶校尉。③ 州属吏。《

  • 头子

    宋朝官文书名。官员差出或赴任,有走马头子,可乘递马。官吏向商人购物,不即时付钱可给头子作债务凭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