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封司

司封司

官署名。吏部诸司之一。详见“司封”。


官署名。隋吏部置主爵司,主封爵之事,为吏部四司之一。司的长官,隋初称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。唐沿置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司封郎中一人,从五品上;员外郎一人,从六品上。掌封爵、朝会、赐予的等级。所属有主事二人,令史四人,书令史九人,掌固四人。宋初司封司置判司事一人,以无职事朝官充任。凡封爵之制,出于中书,本司仅掌定谥之事。元丰改制,始以郎中、员外郎管理本司事务,掌封爵、叙赠、奏荫、承袭等事。司内分五案:封爵三案,知杂案,检法案。所属有主事一人,令史一人,书令史二人,守当官二人,正贴司四人,私名二人。金元六部不分司,故无司封司。明清改称“验封清吏司”,参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北路阻卜都部署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掌督察西北路阻卜诸部。

  • 尚书功论郎

    参见“功论郎”。

  • 北皮室详稳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军官。北皮室军长官。多以勋戚及亲信大臣任之。

  • 管旗骁骑校

    官名。清至民国时期蒙古每旗佐领之下设骁骑校一人,由旗众中选补,协助佐领处理民事。

  • 廪市署令

    官名。隋司农寺有廪市署,置令及丞,掌仓库储藏和市场交易。所属有京市肆长四十人。唐代废廪市署,置诸市署令,属太府寺。

  • 率长

    官名。又称“卒帅”。春秋时齐国置。一卒之长官。《管子·小匡》: “制五家为轨,轨有长;六轨为邑,邑有司; 十邑为率,率有长。”《国语·齐语》: “三十家为邑,邑有司; 十邑为卒,卒有卒帅。”

  • 巡防队会计官

    官名。清末各省分路巡防队属官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后各省旧军逐步改为巡防队,分五路驻防,始置。每路一人,奏补。掌本路各营饷项。

  • 司土中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土司长官,掌各种陶器的制作。下设小司土下大夫、小司土上士以佐其职,领复工中士、陶工中士、涂工中士等官属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改置下大夫为长官

  • 大都箭局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隶武备寺,秩从七品,掌制造箭矢。置大使、副使各一员。

  • 御前大臣

    官名。清康熙(1662—1722)间置。由王公大臣内特简兼充,无定员。掌乾清门内侍卫、司员诸务,实际即统辖内廷事务,并常日侍直于皇帝左右。逢皇帝出宫巡幸,与领侍卫内大臣任后扈大臣。并兼管奏事处事务。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