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中

司中

官名。新莽始建国元年(后9)更名光禄勋为司中,佐上卿,为六监之一。东汉复旧。参见“光禄勋”。


官名,西汉末年王莽置。为司中大夫的省称,掌谏,即负责提意见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又置司恭、司徒、司明、司聪、司中大夫及诵诗工、彻膳宰,以司过。策曰:予闻上圣欲昭厥德,罔不慎修厥身,用绥于远,是用建尔司于五事。毋隐尤,毋将虚,好恶不愆,立于厥中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储蓄银行总办

    官名。清末大清银行内所附储蓄银行主官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设。定额一人,由大清银行执事中奏派。掌理全行事务。

  • 华林都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见《魏书·恩幸·郑俨传》。参见“华林园令”。

  • 宗人府右司

    参见“宗人府左司”。

  • 直荡

    军名。十六国后赵禁卫军。《晋书· 石季龙载记》: “改直荡为龙腾,冠以绛帻。”北朝设有直荡都督、直荡别将等职。唐朝太子左、右清道率府兵称直荡。

  • 六相

    黄帝时的六个大臣:蚩尤、大常、奢龙、祝融、大封、后土,六人分掌天地四方。见《管子·五行》。

  • 伊齐额尔吉哈福布勒哈番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右通政使”。

  • 上军尉

    官名。又称“舆尉”。春秋晋置。大夫爵。晋国军制,上、中、下三军皆设军尉,掌供将、佐的驾车御官及训练士卒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 “晋悼公即位于朝,始命百官”,“卿无共御,立军尉以摄之”,“铎遏寇为上军

  • 调音郎

    教坊阶官名。金、元朝皆置。金二十五阶之第十五阶,秩正七品下。元十五阶第八阶,正六品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教坊官,自从四品起,以下分为二十五阶。正七品下,称调音郎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,参看“教坊”条

  • 畿伯下大夫

    即“小畿伯下大夫”。

  • 段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冬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铸冶镈类生产工具。《周礼·冬官·考工记》有“段氏”官名。 《总序》: “攻金之工, 筑、 冶、 凫、 㮚、 段、桃。 ”贾公彦疏: “段氏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