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侍伯中士
官名。北周置,正二命,为右侍伯中大夫的属官。参见“前侍伯中大夫”。
官名。北周置,正二命,为右侍伯中大夫的属官。参见“前侍伯中大夫”。
官名。西晋置,属丞相府。见《晋书·武十三王传》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上。参见“典仪”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乐师置,北周沿置。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,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,改大司乐为乐部,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。员一人,掌乐官政令,听其治讼,并主持乐官的演奏。下设
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属盐运使公署,见该条。
官署合称。宋朝置通进司掌收受银台司所领天下章奏案牍及阁门京百司奏牍、文武近臣表疏以进御,然后颁布于外;银台司掌收受天下奏状案牍,抄录其目进御,发付勾检,纠其违失,督其淹缓,兼领发敕司。设知司官二人,以
清朝绿营军官副将之别称。清代对副将敬称协镇。参看“副将”条。
官名。明朝殿阁学士之一。嘉靖(1522—1566) 时改原华盖殿大学士而置。清顺治(1644—1661) 时改中和殿大学士。参见“华盖殿大学士”。官名。明朝置。掌献替可否,奉陈规诲,点检题奏,票拟批答
官名。魏晋制度,骠骑、车骑、卫三将军皆为重号将军,高于诸名号大将军,本无须加“大”。其后将军名号愈授愈滥,遂又增置此号,多加权臣元老,以示尊崇,一品,开府置僚属,不领兵。十六国、南朝、北魏、北齐因之。
官名。元明都设河泊所,掌收渔税。其长官为大使、副大使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河泊所》,参看“河泊所”条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天王府置,属朝内典官,员额三百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参见“典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