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卫尉寺丞

卫尉寺丞

即“卫尉丞”。


官名。北齐卫尉寺设卿与少卿外,仍有丞,为卫尉寺卿的佐官。隋唐至宋沿置。参见“卫尉寺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国诸杂署令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秩第八品,掌诸杂署事务。

  • 粤海关监督

    官名。清朝户关监督之一。康熙二十三年(1684)设一人,为粤海关主官。派遣内务府包衣充任。掌征纳洋船、夷船及沿海贸捕船通关税,并兼充内务府买办及人参,东珠,玉石等物之发卖。时人视为美差。所属曾置笔帖式

  • 大行台右丞

    “大行台尚书右丞”的省称。

  • 虞曹

    官署名。魏晋南北朝尚书省诸曹之一。三国魏始置,或说隶左尚书,设郎(郎中、侍郎)为长官。西晋因之,东晋康帝、穆帝以后省。南朝梁、陈复置,仍隶左民尚书。北魏前期直隶尚书省,以虞曹尚书为长官,设虞曹令等。孝

  • 四卫营

    明宣德八年(公元1433年)置腾骧左右卫与武骧左右卫,合称四卫营,属上直亲卫中的四营,各以都指挥使为主官,掌帅力士直驾,随驾,统千户所三十二。

  • 北府兵

    东晋地方军队之一。西晋时期州郡无典兵之制,南渡以后,复使州郡典兵。其时上游重镇,士兵的数额又常超过京师的宿卫军,形成外重内轻之势。其屯驻京口(今江苏镇江)的称“北府兵”,屯驻历阳的叫“西府兵”。其中北

  • 镇北大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蜀、吴置,职掌与镇北将军同,唯资历深者得任此职,历代皆不常置。三国蜀后主延熙六年(243),王平任此职,统汉中守军,以拒魏军。三国吴会稽王孙亮时,曾授魏降将文钦为此职。晋定为二品,禄赐与特进

  • 上库令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流外三品蕴位。属太府卿。

  • 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

    官署名。简称军头引见司。北宋初年,有军头司与引见司。太宗端拱二年(989),改称御前忠佐军头司、御前忠佐引见司。后合为一司。设勾当官五人,以内侍省都知押班及閤门通事舍人以上充任。其属有勾押官、前行、后

  • 北面御帐官

    辽朝北面官类名。辽掌宫帐宿卫、警戒巡查、供御会朝等官衙统称为御帐官。主要有侍卫司,北、南护卫府、奉宸司、三班院、宿卫司、宿直司、硬寨司、皇太子惕隐司等。辽国的御帐,类似汉族的皇宫,御帐官,类似汉族皇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