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春秋时齐国地方行政区划名。十邑为一卒。首长为卒帅。见《国语·齐语》。②军队编制名。(1)周朝军队一百人为一卒。《周礼·夏官·诸子》郑玄注: “百人为卒。”(2) 春秋时齐国军队二百名士卒为一卒。《国语·齐语》: “故二百人为卒,连长帅之。”③官名。周朝置。军吏。统领二十五人的长官。《逸周书 ·武顺》: “卒不力,无以承训。”孔晁注: “卒,二十五人之帅,故以勇力为之也。”①卿大夫死于官位的讳称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 “大夫曰卒。”


(1)车战时代战车和步兵的交叉单位。春秋时实行车战,一乘战车的隶属步兵最高额为一百人(攻车步卒七十二人,守车步卒二十五人),称为一卒,是隶属部兵的最高编制单位。因为一乘的步卒数称为一卒,所以战车按车计算,叫做一乘;如果按卒计算则为一卒,卒就是乘。所以卒又是战车的最低一级编制。(2)春秋时齐国车兵编制,以四小戎为卒,共有二百人,戎车四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升平署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内务府所属机构。掌承应宫廷奏乐演戏之事。初称“南府”,道光七年 (1827) 改是称。设管理事务大臣一人司之,下设司员、笔帖式、副催长、披甲等员分理事务。以太监为内学学生,以民人为外学学生

  • 考功郎中

    官名。三国魏曾置尚书考功郎,掌尚书考功曹,以考课官吏。其资历浅者为郎中,深者可转侍郎,皆称郎。晋及南朝不置,北魏复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秩五品上,二十三年改六品。北齐沿置,为尚书省吏部属

  • 刻漏视品

    流内视品官名。唐初置,掌知刻漏。见“五官挈壶正”。

  • 司卫寺

    官署名。即卫尉寺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; 武则天光宅元年 (684) 又改,中宗神龙元年 (705) 再复为卫尉寺。官署名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22年)改卫尉寺为司卫寺,

  • 防蛮别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统兵、驻广州,管理当地少数民族事务。

  • 大详稳司军校

    武官名。见“大详稳司”。

  • 司藏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始于太子家令寺置司藏署,有令及丞,又别领仗库、典作二局。隋唐沿置,唐制令一人,从八品下;丞二人,从九品下;掌库藏财货、出纳、营缮之事。

  • 太子少保

    官名。东宫三少之一。亦尊称“宫保”。位居太子少师、少傅下。其设置、职掌、品秩同“太子少师”。官名。掌辅佐太子。西晋曾置此官,东晋不置。北魏、北齐、隋、唐、宋、清等朝皆置。唐代少保为从二品,掌晓三师德行

  • 致仕

    指官员告老辞官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有“大夫七十而致仕”之说。汉朝并无年龄规定,如大臣年老有病,可随时向皇帝提出。宣帝时,韦贤为相五岁,年七十余,以老病乞骸骨,赐黄金百斤,罢归,加赐第一品。丞相致仕自此始

  • 字寄

    清朝“寄信”(“廷寄”)的一种形式。详见“廷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