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标
清朝凡为总督、巡抚、提督、总兵分守险要之副将,均称协标。
清朝凡为总督、巡抚、提督、总兵分守险要之副将,均称协标。
官名。宋朝初年,大军出征置。后避英宗赵曙名讳,改称行营副都总管。
使职名。唐昭宗乾宁三年(896)李茂贞进逼京师,帝出渭北,以韩建为京畿都指挥、催促诸道纲运等使,移檄诸道,令共输资粮诣行在。
杂任职名。唐于少府监置八十三人,为内作使属下的织绫匠。
学校名。元仁宗延祐元年(1314)置,定学官及生员五十余人,官给廪膳,培养波斯文译史人员。国家设立的学校名。元至元二十六年(公元1289年)置,隶属于翰林兼国史院。不久罢。延祐元年(公元1314年)复
指谏官的官署。《旧唐书·元稹传》:“既居谏垣,不欲碌碌自滞,事无不言,即日上疏论谏职。”
宋朝官员注授差遣的程序之一。即官员授受差遣前,按吏部四选颁布的阙榜,申请登记某一差遣窠阙。登记时,须填报籍贯或寄居地,历任功过,举主情况,以及有田产物力处。
官署名。北洋政府置,见“东省特别区域高等审判厅”。
杂任职名。唐置,属乘黄署,掌驭羊车。参见“乘黄署令丞”。
官名。北周宣纳下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职掌参见“宣纳下大夫”。
官名。明代兵部设武库清吏司,置郎中一人,正五品,“掌戎器、符勘、尺籍、武学、薪隶之事。”其佐官有员外郎一人,从五品;主事一人,正六品。员外郎佐郎中掌本司事务,主事监督武学,考查学官等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