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列大夫

列大夫

爵名。①一说即中大夫。春秋战国设。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于是齐王嘉之,自如淳于髡以下,皆命曰列大夫,为开第康庄之衢,高门大屋,尊宠之。”《管子·揆度》:“令诸侯之子将委质者,皆以双虎之皮,卿大夫豹饰,列大夫豹憺。”戴望注:“列大夫,中大夫也。”② 即汉朝“公大夫”。爵第七,又称“七大夫”。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“赐爵列大夫。”③众大夫统称。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齐尚修列大夫之缺,而荀卿三为祭酒焉。”


1、即上大夫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,自如邹衍、淳于髡、田骈、接予、慎到、环渊之徒七十六人,皆赐列第,为上大夫,不治而议论。“刘向《荀子目录》:“若邹衍、田骈、淳于髡之属甚众,号曰‘列大夫’。”《七国考》:“列大夫,即赐列第为上大夫也。”

2、爵名,即秦汉二十级爵的第七级公大夫。《史记·樊哙列传》:“沛公击章邯军濮阳,攻城先登,斩首二十三级,赐爵列大夫。”注:“文颖曰:即公大夫,爵第七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掌囿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虞部下大夫掌囿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官年

    官场用语。宋朝官员上报朝廷的年龄。宋朝布衣应举,多减岁数,以期及第后得攀高门为婚。若不幸潦倒场屋,得特奏名恩典,则年未及六十始许入仕,亦不得不预减岁数。公卿任子,欲早列仕籍,则多虚增岁数。以此,遂有所

  • 奖恤司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铨叙部。掌理关于公务员奖勋审查事项,抚恤审查事项;公务员年金退养金等审查事项,以及关于公务员公益福利事项。以司长为主官,下设科长、科员等,分理本司事务。

  • 谋臣

    即谋略之臣,掌顾问应对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敌国破,谋臣亡。”

  • 太子内阁帅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属太子门下坊斋帅局,员二人。负责东宫侍卫。

  • 噶币纳齐伯克

    官名。清朝在新疆设的地方官员。掌管田赋。参看“伯克”条。

  • 督学道

    官名。清朝道员之一。负责各省学校教育事宜。各省均置,系按察使佥事衔,以各部郎中进士出身者补用。惟直隶设“学督御史”。雍正四年(1726),各省督学改为提督学政。

  • 省考核委员会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直属于省政府。民国三十年(公元1941年)六月二十五日国民政府公布《党政工作考核办法》,规定“各级机关为实施考核,得于本机关内组织考核机构,以不增加人员、经费为原则。”各省政府

  • 缮裔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中府主将。

  • 法部会计司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末法部会计司长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定额三人,正五品,奏补。掌本司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