俸米
官吏“工资”中给米的部分称俸米。参看“俸”、《清文献通考·国用·俸饷》。
官吏“工资”中给米的部分称俸米。参看“俸”、《清文献通考·国用·俸饷》。
官名。北魏置,尚书省北部曹属官,一说为次官,与下大夫不并置。《魏书·陆俟传》:“(陆叡)为北征都督,拜北部长,转尚书。”孝文帝太和 (477—499) 改制时废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司宪中大夫属官,员八人,正一命。
官名。北齐置,员二人,隶太仆寺骅骝署。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骅骝署令丞”。
即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”。
见“刀笔吏”。
禁卫军指挥机构。隋朝十二卫之一,置大将军一员、将军二员,与右武候同掌车驾护从。昼夜巡察,烽候道路,执其营禁,分领诸骠骑府、车骑府府兵; 有长史、司马,录事及功、仓、兵、骑曹参军,法、铠曹行参军等员,另
宋朝太学招生考试,称为补试。仁宗庆历四年 (1044),定每年一试,考论一首。神宗以后,改一年四试,考经义。南宋高宗时,改一年两试。后以应试者众,改年春季一试。孝宗初,礼部试后,各地举人可赴补试,取合
海关征税部海班、海事部运输科与巡船班的洋员。见“征税部”、“海事部”。
官名。晋朝置,太常、大鸿胪属官,职掌不详。见《晋书·舆服志》。
清代县衙内部科房之一,设经承,掌刑狱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