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
官名。即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。
官名。即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。
即“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”。
官名。明代设置,为通政使的副职,清代改为通政使司副使。参见“通政使司”。
宋朝干办公事省称。参见“干办公事”。官名。宋朝制度,凡大都督府、制置使、宣谕使,都设干办官,或干办公事,以备差遣,无定员。见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六》。
官署名。民国置,为县司法机关,设在没有法院的县政府,受理民事、刑事第一审诉讼案件及非讼事件,设审判官,独立行使审判职务;设书记官,掌记录、编案、文牍、统计等事务。检察职务,由县长兼理。关于司法行政事务
考功郎中、员外郎通称。
汉朝官吏秩位等级。次于中二千石,高于二千石。西汉诸侯王相秩即真二千石。据汉律,真二千石月俸二万,如以谷计,则月得百五十斛,一岁凡得千八百石。东汉半钱半谷,偶有变动。秦汉官吏俸禄等级名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
见“十壮将军”。官名。南朝梁代有此将军,为十二班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》。
即帝喾,见该条。
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郎中”。
设官的制度。《管子·乘马》: “五聚命之曰某乡,四乡命之曰方,官制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