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冶太师
官名。辽北面官。掌四方钱铁之冶。太宗时置。
官名。辽北面官。掌四方钱铁之冶。太宗时置。
官名。晋始置,《晋书·桓彝传》记彝为宣城内史时,裨惠为其长史。《宋书·顾传》记于孝建元年(公元454年),“出为义阳王昶东中郎长史,行会
官名。清代左右二翼马厂的马,以四百匹以内为一群。每群设牧长、牧副各一人,牧丁七至八人,掌牧养马匹。
官名。即朔方节度之号。唐太宗贞观十四年(640)置,以护突厥。
参见“判录司”。
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所设专门委员会之一。见“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”。
官名。清朝内务府三旗包衣护军营掌治营务之副长官。康熙十六年(1677)设。时为长官。额定每旗五人,共十五人。从三品。雍正元年(1723)设包衣护军统领之后,为其副。
民国军制。军队中级军官曰校,分上校、中校、少校。陆海空军官佐等级名。见“校官”。
升迁官爵禄位。《商君书·境内》: “行间之吏也,故爵公士也,就为上造”。
见“小刑部下大夫”。
将官名,金朝置。为军中主将或主帅,掌领兵征伐。武捷总管,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