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军
春秋时军制。晋国原设上中下三军,后一度扩为五军,又扩为六军。参见“六军”。
春秋时军制。晋国原设上中下三军,后一度扩为五军,又扩为六军。参见“六军”。
官署名。元朝地方军事机构。设于世祖中统三年(1262)十二月,掌河南戍军。置统军使、副使等职。十年四月罢。
① 尚书台(省)别称。因其官署在宫禁之内,故名。《南齐书·王思远传》: “迁吏部郎。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,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,上表固让,”②秘书寺别称。《晋书·华峤传》: “转秘书监,加散骑常侍,班
官名。辽朝置。南面官。门下省诰院官员,掌起草发布诰书之事。
官署名。北魏置,掌受章奏,以理冤事,其职颇重,设令、丞。北齐属卫尉寺,掌尚书所不理之诉讼,有枉屈,经判奏闻,长官为令、次官为丞。隋朝沿置,令、丞各一员。
即“他齐哈哈番”。
官名。辽、金元设置,为警巡院的副主官,见“警巡院”。
武阶官名。宋政和六年(公元1116年)置,秩正五品。
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从五品,掌阿难答王位下人匠一十三百余户,隶随路诸色民匠都总管府。置达鲁花赤、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
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。额设经承二人。
即“卫候直都指挥使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