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官缺之一。即指漕运总督所辖各卫及守御所额设之职官。
路的等级之一。元制,路分上下两等,不足十万户的为下路。
官名。设于元世祖至元九年(1272),掌禁军中的阿速军士。二十三年,归隶前、后卫。武宗至大二年 (1309) ,分属于左、右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,仍各置达鲁花赤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司谏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辽朝宫帐杂役。掌宫中衣物裁造等事。属著帐户司承应小底局,例由著帐户充任。
官名。西域尉犁、危须等国置之,员一人,或分左、右。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。官名,汉朝时期西域尉犂、危须、焉耆等国置,为低级武官,掌领兵击胡。有的置一人,有的置两人,分左右击胡君。《汉书·西域传·尉犂国》:
官署合称。渤海国忠、仁、义部及支司爵、仓、膳部总称。
官名。参见“工科左给事中”。
满语。意为“大臣”。
即休沐,休息沐浴,指官员的例假。汉朝规定,中朝官每五日归家休沐,三署诸郎、太子舍人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