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中瑞司

中瑞司

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正三品,隶中政院,掌奉皇后宝册。置中瑞卿五员,正三品; 丞二员,正四品。下设典簿二员,写懿旨必阇赤四员,译史一员,令史四员。


官署名。元置,掌奉宝册。其官有卿五员,正三品;丞二员,正四品;典簿二员,从七品;还有写懿旨必阇赤四人、译史一人、令史四人、知印一人、通事一人、奏差二人、典吏二人。见《元史·百官四·中瑞司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雄武府

    官署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置,隶左、右备身府,与左雄武府各置雄武郎将,领皇帝亲近禁军骁果,以武勇郎将为副贰,有司兵、司骑二局,并置参军事。

  • 县法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县士中士三十二人,各掌野外其县的民数及狱讼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,以距王城三百里以外至四百里的区域内为县,置县法上士,正三命; 县法中士,正二命。掌同《周礼》,属秋官府刑部中大夫

  • 内阁大学士

    官名。清代内阁设此官,掌钧国政,赞诏命,釐宪典,议大礼大政,裁酌可否入告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内阁》。官名。明代仿宋制置大学士若干人,以殿阁为名,初设华盖、文华、武英三殿及东阁、文渊阁二阁大学士,仁宗

  • 行义掾史

    官名,汉置,掌管学校教育,导民行仁义。汉各郡置学校,置掾史掌管,置经师教学。而鲁置行义掾史掌管学校教育,名称虽与他郡不同,但职事一样,都是掌教化、导民行仁义之官。掌教化之吏。见“郡教化史”。

  • 秩史

    官名,秦孝公置,为有一定俸禄的县属佐吏。《史记·六国年表·孝公十三年》:“初为县,有秩史。”

  • 倒塌岭节度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。负责督察达里底、谟葛夫等部,始置于道宗清宁九年 (1063)。

  • 太子右清道率府副率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右清道副率。

  • 良酝署酒局经承

    吏员名。清置,见“良酝署正、署丞”。

  • 宗士

    官名。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(511)改宗子羽林置。由宗室子弟充任,在宫内值勤。由尚书计其本秩资集,叙从七品以下,从八品以上官职。

  • 寨官

    官名统称。宋朝寨主、寨主簿、寨都监、寨监押、寨将、寨副将、寨巡检通称寨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