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三台

三台

①三公别称。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 “都讲取鱼进曰: ‘蛇鳝者,卿大夫服之象也。数三者,法三台也。’先生自此升矣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二○六引《春秋汉含孳》: “三公在天为三台。”②官署合称。汉晋指尚书台、御史台、谒者台。应劭《汉宫仪》: “尚书为中台,谒者为外台,御史为宪台。”隋朝指御史台、谒者台、司隶台。


1、官名,指三公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疏:“上台司命为太尉,中台司中为司徒,下台司禄为司空。”《后汉书·刘玄传》:“夫三公上应台宿,九卿下括河海。”注:“三公在天为三台,九卿为北斗。”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坐召三台,专制朝政。”参看《后汉书·百官二·百官三》。

2、官署名。东汉时尚书为中台,御史中丞为宪台,谒者为外台,并称三台。《晋书》:“汉官,尚书为中台,御史为宪台,谒者为外台,是为三台。”隋朝指御史台、谒者台、司隶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宰

    官名。同“太宰”。周朝百官之长。详见 “太宰”。官名。为百官之长,辅佐国君治理国家,相当后代的宰相、总理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大宰之职,掌建邦之六典。以佐王治邦国。一曰治典,以经邦国,以治官府,以

  • 食货副监

    官名。隋朝行台省食货监次官,置一员,视从八品。

  • 右天厩坊

    见“天厩坊”。

  • 末等司

    西夏第五等官衙。包括刻字司、宝金工司、织绢院、番汉乐人院、观鬘饰司、铁工院、木工院、纸工院、砖瓦院、出车院、远寨、长威寨、镇国寨、定国寨、府州、宣德堡、安远寨、讹泥塞、夏州、绥州等。用十两铜印。

  • 冗从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诸王身边的侍从。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(枚皋) 为王使,与冗从争 (师古曰:冗从,散职之从王者也) ,见谗恶遇罪,家室没入。”东汉有中黄门冗从,由宦官充任,掌宿卫。魏、晋后置为皇帝的武职侍

  • 高等审判厅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地方审判机构之一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始设于京师、奉天等地,宣统元年(1909)后各省渐设。每省省城一所,大商埠距省城远者得设分厅。掌全省诉讼,审理不服地审厅一审、二审判决上告案不属大

  • 散府

    府的等级之一。金制各路首府以外的府称为散府。元代散府为属于路的府。

  • 天佑殿大学士

    官名。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政府于崇祯十七年(1644) 正月置。以牛金星任,成为文官之首,实握宰相之权。

  • 中尚院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见“中尚监”。

  • 次将

    官名。指位次于主将者。《汉书·高祖纪》:“乃以宋义为上将,项羽为次将,范增为末将。”将军名号,秦朝末年楚置,位低于上将,高于末将,掌征伐。《汉书·陈胜项籍传》:“王召宋义与计事而说之,因以为上将军;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