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池镇

龙池镇

①在今江西南丰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南丰县:龙池镇在“县东南二十里。有巡司”。

②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龙池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峨眉县“土地关”条下:“《边略》:县地西南二边,邻松林木瓜、大小赤口等处, 自县三十里至高桥,又十里至土地关, 二十里至龙池场。”嘉庆《峨眉县志》卷2:龙池镇在“县南六十里。因池为名”。


(1)在山东省昌邑市西北部。面积208.4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池,人口 2500。明初建村,因北有形似龙状的土丘和池塘,得名龙池。1950年属昌邑县第九区,1955年设龙池区。1958年2月建龙池乡,同年9月建公社。1983年复设乡,1993年改置镇。低河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,盛产蒲苇。盐业历史悠久,清代在瓦城村北建有富国盐场,为全国十二官办盐场之一。有织布、染织、塑料、农机等厂和盐场。杨靶、龙柳等公路经此。境内瓦城为周纪国鄑城和唐朝訾城故址。1984年4月,第二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境北部举行。(2)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北部。面积99.4平方千米。人口 2.7 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池,人口 1390。相传旧有一塘,缘有泉眼,久旱不干,喻为龙眼。原名龙潭坝,后因辟水田缩小为池,改名龙池。1938年析曲江乡始置龙池镇,1941年改龙池乡。1958年为龙池公社,1983年复乡,2000年建镇。2001年美萃乡并入。产稻、甘薯、玉米、油桐、梨、黄花菜等。有建材、粮油加工等厂。319国道经此,并与龙石、川河、涌洞等公路相接。(3)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部。面积88.3平方千米。人口 9000。镇人民政府驻龙溪场,人口300。世传大禹导江,有牛出此溪,化为龙,故名。1949年为龙溪乡,属汶川县。1952年改属灌县。1958年为龙溪公社,1983年改乡,1995年置龙池镇。产林木及茶叶、生漆、棕片、中药材。有采矿、水泥、水电、酿酒等业。都江堰林场、华西植物园驻此。林区设有大熊猫、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保护区。通公路。(4)在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部。面积163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池,人口 7780。以驻地龙池场得名。1950年为龙池区,1958年为龙池公社,1984年改龙池乡,1987年设龙池镇。主产玉米、稻、马铃薯、甘薯、油菜籽等。有水泥、矿山机械、机器制造等厂及煤矿。乐西公路经此。有扁担桥和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庵云山庙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尾庄

    在今山西静乐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静乐县:龙尾庄“明初元裔屯静乐岢岚山中,结寨自固,旋寇武州。太原守将击败之,追至龙尾庄,擒其三太子脱忽的,即此”。在今山西省静乐县西。明初元裔屯静乐岢岚山中,旋寇武

  • 武胜堡

    即今甘肃永登县西北武胜驿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庄浪卫: 武胜堡在 “卫西北三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二》: 武胜堡 “在平番县西北三十里。城周二里五十步。今设把总,堡西诸隘口,路通海夷,皆为冲要”

  • 后秦

    十六国之一。公元384年羌族贵族姚苌称王,两年后称帝于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,国号秦,史称后秦。有今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山西一部分地。417年为东晋刘裕所灭。共历三主,三十四年。

  • 怀庆路

    元延祐六年(1319)改仁宗潜邸怀孟路置,治所在河内县(今河南沁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修武、武陟二县以西,黄河以北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为怀庆府。元延祐六年(1319年)改怀孟路置,治河内县(今

  • 虞桥镇

    在今江苏武进县东南虞桥村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阳湖县图: 东南有虞桥镇。

  • 窦州

    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扶州置,治所在信义县 (今广东信宜县西南镇隆镇)。《寰宇记》 卷163窦州: “以罗窦洞为名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怀德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窦州。辖境相当

  • 富家坳

    即今四川合江县西南九支镇,对岸为贵州赤水县。民国 《合江县志》 卷1: 富家坳场 “距城九十里。在赤水县对岸,仅隔赤水河。居民六十余家”。

  • 宋广县

    南朝宋置,属合浦郡。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。梁为宋广郡治。隋开皇十七年(597)改为新化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南陆屋。属合浦郡。梁为宋广郡治。隋开皇十七年(597年)改

  • 东村墟

    即今江西兴国县东东村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兴国县东北有东村汎墟。

  • 芙蓉

    今广东翁源县北坝仔镇东南芙蓉村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翁源县图,在县东北芙蓉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