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南县

龙南县

五代南唐保大十年(952)置,属虔州。治所即今江西龙南县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)改名虔南县。南宋绍兴二十三年(1153)复名龙南县,属赣州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)并入信丰县,至大三年(1310)复置, 属宁都州。明洪武初, 属赣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西赣南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
在江西省南部、桃江河畔,南邻广东省。属赣州市。面积 1641 平方千米。人口29.8万。辖9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龙南镇。唐属信丰县。五代吴武义中设龙南场,南唐保大十年(952年)置龙南县,治今址,属虔州。因在百丈龙滩之南得名;一说在龙头山之南而得名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赣州龙南县:“取百丈龙滩之南为义。”清同治《赣州府志》:“北有龙头山,县治在其南,故名。”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改称虔南县。南宋属赣州,绍兴二十三年(1153年)复名龙南县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年)并入信丰县,至大三年(1310年)复置,隶宁都州。明、清隶赣州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。1914年属赣南道。1927年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赣州专区,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,1964年属赣州专区,1970年属赣州地区,1998年属赣州市。地处九连山北麓,桃江从西入境斜贯北部,纳太平江、渥江、濂江等河流入贡水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大豆、花生、红薯、甘蔗、大蒜等。山地富森林,森林覆盖率达59%,设有九连山自然保护区。盛产香菇、木耳、油茶、板栗、茶叶、柑橘,所产杉木因质优被称为“龙木”。有钨、稀土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煤等矿。工业有采矿、冶金、电力、水泥、机械、食品、缫丝、纺织、食品、竹木加工等。境内杨村镇的香菇市场为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之一。京九铁路经县境东北部,有105国道,龙小、大老、定汶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玉石岩、武当山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摸斗岭

    亦作墨斗岭、 缠斗岭、 墨㪷岭。 即今河北滦平县东北伊逊河下游之伊逊岭。宋沈括 《熙宁使虏图抄》: “济滦水,东出度摸斗岭,二十五里至柳河馆。” 宋人纪行诗有 “此岭可摸斗,南山又摘星”

  • 杧洲

   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海中漭洲岛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图说》卷1:杧洲“地最险隘,夙为盗薮”。即今广东省台山市西南海中漭洲。

  • 和龙

    即龙城。亦名黄龙城、龙都。东晋咸康七年(341) 慕容皝筑,即今辽宁朝阳市。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 (附阳裕传)》: “及迁都和龙,裕雅有巧思,皝所制城池宫閤,皆裕之规模。” 又 《冯跋载记》:慕容永 “

  • 武阳县

    ①战国末秦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五里双河乡平获村与五一村交界处。西汉太初四年 (前101) 为犍为郡治。《后汉书· 岑彭传》: 建武十一年 (35),岑彭破公孙述将侯丹于黄石,“因晨夜倍

  • 牙勃罗尼

    亦作牙不力、亚布洛尼。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亚布力镇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8:东清铁路有牙勃罗尼站。

  • 色尔蚌喀喇山

   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色尔蚌喀喇山“在右翼中旗西北二百四十里”。

  • 咽面 (麪) 州都督府

    唐显庆三年 (658) 置咽面州,属燕然都护府。长安二年 (702) 为咽面州都督府,属北庭都护府。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东。8世纪前期废。

  • 陈家店

    即今湖北安陆市东二十八里陈店乡。旧属孝感县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孝感县西北有陈家店。

  • 郎仁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浪川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西南。后废。

  • 七塘铺

    即今四川璧山县北七塘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巴县:七塘铺“在县西北一百二十二里”。后为场市。同治《璧山县志》卷1:七塘场在“县北六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