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黑龙江省

黑龙江省

清康熙二十二年 (1683) 设黑龙江将军,以驻黑龙江城 (黑龙江东岸旧瑷珲,在今俄罗斯境) 而得名。管辖松花江口以上的黑龙江流域。康熙二十三年 (1684) 移驻黑龙江西岸,另筑瑷珲新城(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)。二十九年 (1690) 黑龙江将军移驻墨尔根 (今黑龙江省嫩江县),三十八年又迁驻齐齐哈尔 (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)。光绪三十三年 (1907) 改设黑龙江省,辖境相当今松花江以北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。1954年迁驻哈尔滨市。


简称黑。在中国东北部、黑龙江南岸、乌苏里江西岸,隔江与俄罗斯相邻。面积45.4万平方千米。人口3723.6万,包括汉、满、蒙古、回、达斡尔、鄂伦春、鄂温克、锡伯、赫哲等46个民族。辖哈尔滨、齐齐哈尔、牡丹江、佳木斯、大庆、伊春、鹤岗、鸡西、双鸭山、黑河、七台河、绥化12地级市及大兴安岭地区和65市辖区、19县级市、45县、1自治县。省人民政府驻哈尔滨市。以黑龙江得名。黑龙江流域自古是中国满族祖先劳动、生息和繁衍的地方。汉朝有今夫余族建立的夫余国。唐分属室韦都督府、渤海都督府、黑水都督府,唐先天元年(712年)后大部分属渤海国。辽分属上京道、东京道。金分属上京路、恤品路、胡里改路、蒲峪路及肇州。元代分属开元路、水达达路,隶辽阳行省。明属奴儿干都司,设有60余卫。黑龙江之名,始见于《辽史》,因江水色黑,蜿蜒如游龙而名。清康熙十年(1671年)筑黑龙江城(今黑河市南爱辉镇),二十二年分原宁古塔将军辖地增设黑龙江将军,因驻于黑龙江城而得名。管辖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。二十九年黑龙江将军移驻墨尔根城(今黑龙江嫩江县)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改设黑龙江省,省会齐齐哈尔。1914年全省置龙江、绥兰、黑河三道。省会龙江府。1934年日伪时期,将黑龙江省分设为龙江省、滨江省、三江省、黑河省,1937年增设牡丹江省,1939年又增设北安、东安二省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,今省境内划为松江、合江、黑龙江、嫩江、绥宁五省。1947年黑龙江省与嫩江省合并设黑嫩省,寻又分治,同年东部成立牡丹江省,1948年废。1949年合并设松江省和黑龙江省,1954年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。其后行政区划多变。至2004年,行政区划始成今状。境内西北部为大兴安岭山地;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地;东南部为张广才岭、老爷岭、完达山山地;东北部为三江平原;西南部为松嫩平原。有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松花江、嫩江、牡丹江等江。北部属北温带湿润气候,中、南部属中温带湿润—半湿润气候。年平均气温-6~4℃,1月-32~-17℃,7月16~23℃。年平均降水量250~700毫米。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,农业主产玉米、大豆、小麦。有甜菜、亚麻、烤烟等。森林覆盖占全省总面积19.1%。畜牧业较发达,有养牛、养羊业等。矿产资源有煤、石油、金等。工业主要以机械、化工、电子、纺织、石油、煤炭等为主。有边境对俄贸易口岸22个。铁路运输发达,有京哈、滨绥、滨洲、滨北、齐北、绥佳、牡佳等主要铁路干线。公路交通有八条国道。黑龙江、松花江通航运。有哈尔滨国际机场。有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哈尔滨工程大学、黑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百余所。哈尔滨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名胜古迹有渤海国上京龙泉府、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和极乐寺、大乘寺、哈尔滨文庙等。有太阳岛、镜泊湖、五大连池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闸坡市

    即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西南闸坡镇。明置海陵镇巡司于此。清道光 《阳江县志》 卷1: 闸坡市 “在海陵戙船澳。嘉庆三年开”。

  • 姑且水

    即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 贰师将军等伐匈奴,“单于闻汉兵大出,悉遣其辎重,徙赵信城北邸郅居水,左贤王驱其人民度余吾水六七百里,居兜衔山。单于自将精兵左安侯度姑且水”。古水名

  • 绿水县

    亦作渌水县。唐置,属汤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北省境。后废。

  • 鲍河

    又名雹河。即今河北瀑河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五》: “引漕河、鲍河、徐河,鸡距泉分注沟中,地高则用水车汲引,灌溉甚便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保定府二》: 雹河 “即瀑河。亦名鲍河。自易州流入,经安肃县北门外,又

  • 大章镇

    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四十里伊河北岸大章乡。清乾隆《嵩县志》卷12:“地为西南山孔道,市廛较盛。”

  • 溷崖

    ①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大佛岩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“时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,伏行地中,会江南安,触山胁溷崖,水脉漂疾,破害舟船,历代患之。(李) 冰发卒凿平溷崖,通正水道。”②又名龟都

  • 舜源水

    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宁远县: 舜源水 “出九疑山中舜源峰,流至县东,西折而北,至道州城外,与沲水、潇水合,流至零陵入于湘”。

  • 马跑泉

    ①在今河北易县东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易州一》:马跑泉,“相传唐太宗征高丽驻跸于此,马跑得泉,故名”。②在今河北涞源县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易州》:马跑泉,“俗传宋杨延昭屯兵于此,马跑得泉,今此山大石

  • 崇丹山

    亦名丹山、丹神山。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五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1: 丹山县 “取界内崇丹山为名”。

  • 河西寨

    明置,属宁夏卫。即今宁夏永宁县东北通桥乡河西寨。明嘉靖 《宁夏新志》 卷1: 河西寨 “有宁夏在城递运所”。清属宁夏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