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围定镇西北古模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罗定州:建水巡司“治建水乡,后迁县东南古模村,又迁高要县白坭村,寻复还白模”。在今广东省罗定市东。明初于此置建水巡检司。
在今内蒙古河套北塞外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会昌二年 (842),河东奏: “回鹘兵至横水,杀掠兵民,今退屯释迦泊东。” 李德裕上言: “释迦泊西距可汗帐三百里”。胡三省注: “乌介时移帐保错子山。”
即今湖南郴县北五十余里五里牌乡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郴州图:州北有五里牌墟。
1933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鹰嘴岩 (今四川旺苍县东北英萃镇)。1935年4月废。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由广元县鹰嘴岩一带析置,治今四川市旺苍县鹰嘴岩。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。
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 僖公三十年 (前629) 九月,“晋侯、秦伯围郑,……佚之狐言于郑伯曰: ‘国围矣,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还”’。《水经·洧水注》: 七里沟水 “又南历烛城西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山桑县置,属亳州。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。金属寿州。元属安丰路。明属寿州。清初属亳州,雍正十三年 (1735) 属颍州府。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在安徽省境北部
一名右江十寨。在今广西忻城、上林二县红水河南北。明《万历武功录·广西十寨诸僮列传》:“思吉、周安、落洪、古卯、罗墨、古钵、古凭、都者及龙哈、咘咳,右江皆号为十寨。”明代,十寨僮民不断进行反抗斗争。《明
明置,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盐井卫: 盐井驿 “在卫治东,又东百里为平川驿”。
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东南东方镇。1952年于此置东方县。1959年迁治八所镇。在浙江省缙云县北部,邻永康市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胪膛,人口 4330。以境内东方畈得名。解放
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临淮县: 梅城山在 “县东四十里。以山岩如城而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