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崎山

黄崎山

一名扬旗山。在今福建惠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惠安县 “獭窟山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黄崎山在县东南三十里,三面环海,卤气吹荡,不生草木。宋时产铁矿,置炉煮炼于此。今废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: 黄崎山“在惠安县东四十里。与圭峰对峙于海门。土色微黄”。故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通镇

    又名东坝。明置,属高淳县。即今江苏高淳县东坝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(1)古镇名。俗称“东坝”(《明史·地理志》)。即今江苏省高淳县东南东坝镇。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凿溧阳银墅东坝河道,置石闸启闭

  • 多功镇

    唐置,属严道县。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多功乡。《元和志》卷32严道县:多功镇“在县西三十六里”。

  • 昌城郡

    西魏置,为新州治。治所在昌城县 (今四川三台县)。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三台、射洪二县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西魏置,治昌城县(今四川三台县)。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三台县及其附近一带。后属北周。隋开

  • 和硕特西右翼前旗

    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祁连县西南冰沟一带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西右翼前旗: “牧地在大通河北岸。东至察罕阿尔吉永安, 南至约呼口, 西至柴达木察罕巴彦讬罗海

  • 古浪县

    清雍正二年(1724)改古浪千户所置,属凉州府。治所即今甘肃古浪县。民国初属甘肃甘凉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,东北邻内蒙古自治区。属武威市。面积 5287 平方千米。人口3

  • 石璜市

    即今浙江嵊县西石璜镇。据《王氏宗谱》载:元末王维承避战乱来此,命其地曰石王,取盘石相安之义。后演化为今名。清道光《嵊县志》卷2《市镇》:石璜市“在县西北四十里”。

  • 石佛寺寨

    即今河南镇平县南西北十七里石佛寺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1:同治三年(1864)十一月,“汤聘珍进屯石佛寺寨”。

  • 紫江县

    1914年改开县置,属贵州黔中道。治所即今贵州开阳县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30年改为开阳县。旧县名。1914年改开县置,治今贵州省开阳县驻地城关镇。因“原名取义狭隘”,1930年易名开阳县。

  • 博畔镇

    唐置,属潘水县。在今广东吴川市东南大山江镇之博茂。古镇名。在今广东省吴川市南。唐属潘水县。

  • 伏答迷城站

    明改甫丹迷站置,在今黑龙江省宾县西北乌尔河口西岸古城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伏答迷城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