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峒砦
明置,在今广西贺县东大宁河西岸黄洞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贺县 “石牛营” 条下: “《志》云: 县西南有黄峒砦,叛瑶巢穴也。嘉靖末作乱,抚臣张岳讨平之。”
明置,在今广西贺县东大宁河西岸黄洞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贺县 “石牛营” 条下: “《志》云: 县西南有黄峒砦,叛瑶巢穴也。嘉靖末作乱,抚臣张岳讨平之。”
一名王洛镇。即今河南襄城县北王洛镇。明嘉靖《许州志》卷1《村镇》:襄城县“王落子镇,在县北二十里”。
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设,在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西北额尔古纳河北岸长甸村。
即今广东广宁县西北古水河,为绥江支流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6肇庆府: 顾水 “在四会县北一百五十里。源出清远县,流至顾水口入于江。水之上流有美材巨木,商人从水口作巨伐而下,货于南海”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
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密云县:冶山“上有塔。石洞深邃,水四时不竭。东有王府洞。昔人淘金址尚存”。民国《密云县志》卷1:冶山“上有砖塔,辽建普济寺,废碑今尚存。……产铁甚佳,上多
即今云南祥云县东北米甸镇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)置土巡检司于此。
又作布特哈乌拉,简称乌拉。在今吉林永吉县北乌拉街满族镇西北。旧城临松花江,清康熙二十四年(1685)为防水患,于旧城东改建新城,即今乌拉街满族镇。清初置打牲乌拉总管于此,乾隆五年(1740)复添设协领
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羊角镇。民国《涪陵县续修涪州志》卷2:羊角碛滩在“武隆司北二十里。乾隆五十六年六月初九日山崩成滩,乱石綦布,亘五、六里,江势抱碛转狭处,壅水高数丈,悍湍汹涌,秋涸险绝,半涨亦恶,上下
隋大业三年(607)改硖州置,治所在夷陵县(今湖北宜昌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远安等市县地。唐初改为硖州。天宝元年(742)复为夷陵郡,治所在夷陵县(今宜昌市)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硖州
即今四川梁平县西礼让镇。清光绪《梁山县志》卷3:老营场“县西四十五里”。
西汉置,属楚国。治所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吕梁集。东汉属彭城国。南朝宋属彭城郡。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、废黄河北岸吕梁。属楚国。东汉改属彭城国。南朝宋属彭城郡。隋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