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云 (雲) 山

黄云 (雲) 山

在今山西石楼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》: 黄云山 “在石楼县东六十里,与隰州接界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严公台

    在今安徽广德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广德州:“严公台在州西。唐大顺二年,贼帅孙儒攻杨行密于宣州,屯广德,行密将陶雅破儒前锋,屯严公台,即此。”

  • 博斯腾池

    古名敦薨薮。又称博斯腾淖尔。即今新疆博湖县东博斯腾湖。

  • 阴那山

   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与大浦县交界处之阴那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程乡县“铜鼓山”条内:铜鼓山“其相近者有阴那山,高百丈,周二百五十里,形如仙掌。下有湖”。《清一统志·嘉应州》:阴那山“在州东南八十里。后有

  • 长春淀

    在今河北丰南市或滦南县境。旧名大定淀,金大定二十年(1180)改名长春淀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滦州:长春淀“在废石城县西。《志》云:在州西南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下允

    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上允镇北。原属澜沧县,民国时于此置县佐。1944年底裁撤。

  • 景福山

    在今陕西陇县西北,接甘肃华亭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5陇州: 景福山在 “州西北一百五十里。一名龙门山,有凤爪、朝元、定心三峰。又有龙门洞,称为奇胜”。

  • 奥山

    一名虎头山。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九十里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十一经》: 奥山 “奥水出焉,东流注于视水”。

  • 大仪山

    在今四川仪陇县西北。清同治《仪陇县志》卷2:大仪山“在县西北三十里。高踞群山之巅,矗立二千余丈”。

  • 大风关

    清置,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六十里大峰门山之北。

  • 南流郡

    南朝宋末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方度县 (今广西玉林市)。南朝梁废。南朝宋泰始七年(471年)置,治方度县(治今广西玉林市)。辖境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区及北境。属越州。南朝梁、陈时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