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鸣谦驿

鸣谦驿

清置,属榆次县。即今山西榆次市西北十八里鸣谦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太原府一》: 鸣谦驿“在榆次县北二十里,西去府城五十里。明景泰七年筑城周三里许,门三,池绕其外。本朝设驿丞,后裁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赵县西北轮城。《左传》:哀公四年 (前491),齐 “国夏伐晋,取邢、任、栾、鄗、逆畤、阴人、盂、壶口”。杜注: “八邑,晋地。栾在赵国平棘县西北。”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即今河北省赵县

  • 程符山

    即浮山。又名浮烟山。即今山东潍坊市西南二十里符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平度州潍县: 程符山,“相传公孙宏贫时牧豕处”。乾隆 《潍县志》卷1: 程符山 “原名浮烟山,后以山隶程符社,故名”。

  • 芙蓉江

    ①在今江西南康县南章水之别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南康县:芙蓉江“在城南,即章水也。自大庾县东北流,至此澄渌泓深。江之南平沙横衍,数里皆民居,绕东山而下,村巷桥梁多以芙蓉为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

  • 庐镇关

    在今安徽舒城县南七十五里庐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合肥县:庐镇关在“府西二百里,地入舒城县境,置巡司戍守,仍辖于合肥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舒城县西南、河棚河东岸。庐镇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130。因清光

  • 天彭门

    即彭门山。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寿阳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4彭州:彭门山“两峰如阙,相去四十步,名天彭门,因以名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彭州:彭门山“两峰对立,其高如阙,名天彭门,亦曰天彭阙”。

  • 慕贺川

    在今青海贵南县北木格滩。《宋书·吐谷浑传》: “白兰土出黄金、铜、铁。其国虽随水草,大抵治慕贺川。” 《南齐书》 作 “慕驾川”,《北史》、《通典》 作伏罗川。

  • 河溪堡

    即今湖南吉首市东南二十五里河溪镇。为沱江、高岩河二水会合之口。明属卢溪县,置河溪巡司。清属乾州厅。《清一统志·乾州厅》: 河溪巡司“嘉庆五年兼设都司驻此”。

  • 十三刺史部

    汉元封五年(前106),除京师附近七郡外,分境内为豫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徐州、冀州、幽州、并州、凉州、益州、荆州、扬州与交趾、朔方十三区,各置刺史一人,称十三刺史部,简称“十三部”,亦称“十三州”。至征(

  • 涐水

    ①即今四川西部之大渡河。东汉许慎 《说文解字》: “涐水出蜀汶江徼外,东南入江。” 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吕忱曰: 渽水出蜀,许慎以为涐水也,从水我声。南至南安,入大渡水。大渡水又东入江。”②即青衣江

  • 高坪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中置,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市西北高坪乡。清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