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鸡鸣山

鸡鸣山

①即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鸡鸣山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德兴府德兴县“有鸡鸣山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保安州:“西北有磨山亦曰鸡鸣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7保安府:磨山“亦名鸡鸣山。……正统十四年,瓦刺也先犯大同,奄王振主亲征,驾次鸡鸣山,敌渐退”。

②一名鸡鸣岭。在今山西长治县东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上党郡壶关县有鸡鸣岭。《元和志》卷15潞州上党县:“鸡鸣山,一曰火山,在县(今长治市)东南七十六里。”

③即鸡笼山。今江苏南京市解放门内鸡鸣山。因山东麓建有鸡鸣寺,故名。

④在今浙江义乌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义乌县:鸡鸣山在“县东五里。前瞰县郭,傍临大溪”。

⑤一名鸡鸣冈。在今安徽合肥市西四十里。唐杜佑议凿鸡鸣冈以通南北漕运。即此。《方舆胜览》卷48庐州:鸡鸣山“在合肥县西北四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:合肥县“鸡鸣山在府西四十里。肥水出于此,上有龙井”。

⑥在今福建邵武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4邵武军《景物下》:鸡鸣山“在邵武县东二十五里。(五代)卢绛叛兵入闽, 居民未知避贼,夜有鸡鸣山顶,人皆起,而贼适至,一方免扰攘之苦,故以名之”。

⑦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长清县:“鸡鸣山在县东八十里。《志》云:灵岩寺西山口也。”

⑧在今湖北英山县北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六安州》:鸡鸣山“为县镇山。宋淳祐中,制置使吴渊立寨”。

⑨在今湖北汉川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汉川县:鸡鸣山“在县西百二十里。元末徐寿辉作乱,宽彻普化镇武昌,遣其子引舟师攻之, 至鸡鸣汊,水浅舟滞,寿辉将倪文俊以火筏尽焚其舟。即此”。

⑩一名鸡栋山。在今四川名山县西南与雅安市交界处。《寰宇记》卷77名山县:鸡鸣山“在县西南十七里。《地理志》云:蜀有鸡鸣山,俗传云:金鸡鸣而天下太平。则古之名山也”。


(1)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。《怀来县志》载:唐贞观年间,东突厥犯中原,边民不得安宁,故称鸡鸣山。明正统十四年(1449年),瓦剌也先犯大同,英宗亲征,次于鸡鸣山,敌渐退,即此。(2)见“鸡笼山(1)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墩特种区

    1935年由宁德县析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周墩 (今福建周宁县治狮城镇)。1945年改置周宁县。

  • 宋庄驿

    明置,在今甘肃合水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合水县:宋庄驿“在县东六十里”。清废。

  • 东山岛

    即今福建东山县东山岛。清乾隆《铜山志》旧序称:“铜山者,明防倭之水寨也,环海为区,屹立于五都之东,始称曰东山。”故铜岛亦称东山岛。在福建省东南海上。属东山县。面积192.5平方千米。最高点海拔274米

  • 京山

    一名京源山。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十五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京山县: “有京山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44京山县: “因界内京山为名。”

  • 石茆岭

    在今广东雷州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石茆岭“在海康县东南八十五里。高三十丈。有泉涌出,流至连村,灌田数十顷”。

  • 找桥政治局

    1934年2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宜丰、奉新、修水、铜鼓等县析置,驻找桥(今江西宜丰县北找桥)。1936年裁。

  • 卤涧水

    在今山西平遥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平遥县:卤涧水“出县东南二十里之朱坑,流经县东,分为二十四池,灌溉民田”。

  • 运城

    清改司盐城置,属安邑县。即今山西运城市。《清一统志·解州》:运城“在安邑县东南。元至正间建。本朝初设盐政及运司以下等官,乾隆五十七年裁。嘉庆十二年移河东道驻此, 兼管盐务”。1958年为运城县驻地。

  • 江头山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镇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永从县:江头山在“县西五里”。

  • 相公庄

    ①原名崔镇。即今山东章丘市东北十里相公庄镇。元散文家张养浩祖居此庄,乡人称之为张相公,遂改名相公庄。1985年设相公庄镇。②即今山东临沂市东北三十里相公镇。民国 《临沂县志》 舆图: 县东北有相公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