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唐镇

高唐镇

亦名高唐市、高唐店。即今安徽霍邱县西北五十里高塘集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
(1)在福建省将乐县东北部、金溪两岸。面积259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唐,人口2430。曾名环洲、环溪,因河道落差大改名高滩,后谐音成高唐。1955年设高唐乡。1961年由红星公社析置高唐公社,1984年复乡,1993年置镇。产稻、木材。有木材加工、造纸等厂。下甘公路经此。(2)在山东省高唐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88.5平方千米。人口8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唐城,人口5.2万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年)县治由莒城(今属禹城市)迁此。1949年为城关区。1958年建城关乡,同年9月建灯塔公社。1982年建城关镇,1984年改名高唐镇。2001年赵庄、韩寨、张庄三乡部分并入。二干渠官道沟流经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谷子、豆类、瓜菜。有化工、造纸、纺织、食品、印刷等厂。308、105国道与永莘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文庙大成殿、大观八行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野 (埜) 驿

    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章江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南康县 “九牛驿” 条: “南野水马驿在县城东南。旧为王村驿,亦名芙蓉驿,明初改置南野驿。”

  • 包山

    ①一作苞山。又名夫椒山,俗称西山。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洞庭西山。《文选》卷5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指包山而为期,集洞庭而淹留。”李善注引王逸曰:“太湖在秣陵东,湖中有包山,山中有如石室,俗谓洞庭。”晋郭璞《江

  • 温闷峒

    亦名温润峒。即今广西靖西县东南湖润镇。《宋史·蛮夷传》: 嘉祐二年 (1057),雷火洞主侬宗旦内属,“又补其子知温闷峒日新为三班奉职”。即“温润寨”。

  • 砖路镇

    即今河北定州市西北砖路镇。清道光 《定州志》 卷7市集: 砖路镇在 “城西北四十里”。在河北省定州市西北部。面积64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砖路,人口 4820。宋建开元寺塔时,此地为运砖之路

  • 新泉军

    唐置,属会州。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黄河南岸。开元三年 (715) 废为守捉。北宋元符元年 (1098) 改置新泉砦。唐置,治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、黄河南岸,属河西节度使。北宋元符元年(1098年)改新

  • 瑚玛喇克河

    即今新疆温宿县境库玛拉河,为阿克苏河上源。《清一统志 ·阿克苏》: “阿克苏河有二源: 西源即乌什界之托什干河,东源为阿克苏城北之瑚玛喇克河。”

  • 方剑站

    元置,即今湖南东安县(白牙市)东北高溪市。明改为驿。

  • 万安桥

    即洛阳桥。今福建泉州市东北洛阳桥。即“洛阳桥”。

  • 金文作 “”。 西周畿内国。 姬姓。 在今陕西户县西。《尚书· 周官》: “成王既伐东夷,肃慎来贺, 王俾荣伯作贿肃慎之命。” 《敔簋》、 《辅师��簋》

  • 揣骨瞳堡

    即今河北阳原县东南二十里揣骨瞳镇。清乾隆 《宣化府志》 卷10西宁县: 南路有揣骨瞳。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2西宁县图: 东南有揣骨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