驮命江
即今广西田东县西南,右江支流龙须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镇安府:“南有驮命江,下流合郁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1镇安府:驮命江“在府城南。府境之水皆汇流焉,东北历奉议州界,入于大江”。
即今广西田东县西南,右江支流龙须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镇安府:“南有驮命江,下流合郁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1镇安府:驮命江“在府城南。府境之水皆汇流焉,东北历奉议州界,入于大江”。
又名罗溪、罗阳。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北罗店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太仓州一》 引 《江南通志》: 罗店镇 “元至正间创。近海殷富,市廛之盛埒南翔”。(1)在上海市宝山区陆境西部。面积49.7平方千米。人口5
十六国后赵置,治所即今山西离石县。后燕改置离石护军。东晋大兴元年(318年)石勒置,治离石县(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)。属并州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吕梁、柳林、中阳、方山、临县等市县。北魏改为离石镇。
在今江西大余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 峰山城 “在大庾县北小溪城北十五里。《县志》,其人善弓弩。明正德中,王守仁选弩手从征瑶‘寇’,事平,民恐报复,筑城自卫”。明正德年间筑,在今江西省大余县北。
一作舒龙。西周、春秋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庐江郡有舒城县。应劭曰:“群舒之邑。”古国名。又作舒龙。西周、春秋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庐江
①东汉建安十一年 (206) 曹操征乌桓蹋顿所开运河。《水经·濡水注》: “自雍奴县承鲍丘水东出,谓之盐关口。魏太祖征蹋顿与洵口俱导也。世谓之新河矣。” 大致自盐关口分鲍丘水 (今潮河) 东出,横绝庚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属建昌卫。二十七年(1394)属盐井卫。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二百里鸦砻江西岸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34《边防记》盐井卫:“明洪武中立中左一所,今分为五,在卫北百六十里
在今山西河曲县南约三十里黄河东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河曲县: 河曲营堡 “宣德四年置,万历二年及七年增修,周二里有奇”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东山南部万佛沟北侧。为东山最大的洞窟。大约为武则天时期开凿。看经寺窟形为方形,平顶。进深13.9米,宽11.2米,高8.3米。窟内壁面多无雕饰,南壁仅几排小千佛,北壁除几排小千佛外
即丹坝长官司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西南党坝乡朶兰村。《清史稿· 岳钟琪传》: 岳钟琪疏言: “党坝为大金川门户。”
在今甘肃宕昌县西南。北魏时为宕昌国都城。北周天和元年 (566) 灭宕昌后置宕州。在今甘肃省宕昌县西。因宕昌羌所居得名。十六国时其酋长梁勤自称为王,定都于此,领有仇池(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)以西,席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