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霞山
在今江西高安市西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:筠州高安县有飞霞山。
在今江西高安市西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:筠州高安县有飞霞山。
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南之牙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东莱郡腄县: “有之罘山祠。居上山,声洋(丹) 水所出,东北入海。” 居上山之 “上” 系 “止”之讹。
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基隆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北府:“大隆洞溪出基隆厅东鸡笼山,合一水西流注之。又西北,分流复合,经沪尾港入于海。”
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常州府武进县: 茶山路 “在府西南十里。其地有大墩、小墩,连绵簇拥。相传唐时湖、常二州守会阳羡,造茶修贡,由此往返,因名”。
即今贵州兴义市西南一百四十里捧鲊镇。清置捧鲊巡司。民国时改置县佐。
①即今安徽石台县治。清道光《安徽通志》卷27石埭县:七里街在“县西一百五十里。为石埭故县”。②在今河南息县南七里冈。《金史·仆散安贞传》:兴定五年(1221),伐宋,“安贞出息州,军于七里镇”。即此。
即窝鲁朵城、 卜古罕城。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西岸哈剌巴尔戛逊古城遗址。《辽史·太祖纪》:天赞三年(924),亲征阻卜等部,“九月丙申朔,次古回鹘城,勒石纪功……甲子,诏砻闢遏可汗故碑,以契丹、突厥、汉
一名白马湖。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北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白马沟水“首受白马湖,湖一名朱管陂,陂上承长明沟,湖水东南流,径金亭西,分为二水,一水东出为蔡沟,一水南注于沁也”。又称白马湖。在今河南省沁阳市东北。
今河北拒马河支河。自北京市房山区西南,经今河北涿州市、固安、高碑店等地入白沟河。《水经·巨马水注》: 督亢沟水 “上承涞水于涞谷,引之则长津委注,遏之则微川辍流,水德含和,变通在我,东南流径逎县北,又
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39袁州府:化成岩“在府城西北五里, 下瞰秀江,旧名化成台。有开花院,唐李德裕读书于此,后人立祠于寺之侧。绝顶有塔,宋郡守王古所立。塔之西峰有亭曰妙高, 为登临胜处
唐大历五年 (770) 改业州置,治所在峨山县 (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便水市)。五代时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