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城县
隋开皇六年(586)析白马县置,属汴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。大业初属东郡。唐属滑州。金废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析白马县南境置,治今河南省滑县东南。因地处韦氏之国,故名韦城。属汴州,后历属杞州、滑州,金时县圮于水,废入白马县。为翟让出生地。
隋开皇六年(586)析白马县置,属汴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。大业初属东郡。唐属滑州。金废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析白马县南境置,治今河南省滑县东南。因地处韦氏之国,故名韦城。属汴州,后历属杞州、滑州,金时县圮于水,废入白马县。为翟让出生地。
①三国吴分庐陵县置,属庐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永丰县东南古县乡。以在吉水之阳而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)废入庐陵县。②东晋置,为晋昌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竹溪县西五十里。南朝宋末为新兴郡治。梁废。③南朝宋改上廉
元置,即今山西偏关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河曲县: 偏头关 “东连鸦角山,西逼黄河,其地东仰西伏,因名偏头。宋置偏头寨,金因之,元升为关。明初属镇西卫守备,洪武二十二年始建土城。……万历二年复改筑关城
一名建溪。即今福建北部之闽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福州府闽县: “南有闽江,亦曰建江,自南平县流入府境。”
即今云南富宁县东北五十七里剥隘镇。元代称隘岸,见《招捕总录》。
北周建德四年(575)置,为普慈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乐至县东北三十五里龙门场。隋开皇三年(583)属普州。十三年(593)改为普慈县。古县名。北周建德四年(575年)置,治今四川省乐至县东北。为普慈郡治
①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通江县西北部和南江县东北部析置,治涪阳坝(今四川通江县西北涪江镇)。后迁治新场坝(今通江县西北新场乡)、平溪坝(今通江县西北平镇)。1935年3月废。②又名红岩县。19
亦作楼门坝。即今四川绵阳市西北龙门乡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30绵州:龙门坝“在州西三十里,巡盐隘口。《旧志》作楼门坝”。
即今辽宁盖州市西南九寨镇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记略》卷8南满铁路各线车站道里表:“九寨驿距许家屯驿四里七。”
汉献帝刘协衣冠冢。又称汉愍帝陵。在今河南许昌县东张潘村。献帝逊位于曹丕,丕奉献帝为山阳公。后献帝死于封地,葬于禅陵(在今河南修武县北)。因献帝曾都许县,后人建衣冠冢以为纪念。
明置,在今山西沁源县。《清一统志·沁州》:沁阳驿“在州北郭外。今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