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州路
元升靖州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永平县 (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会同县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、通道侗族自治县和贵州天柱等县地。至正二十五年 (1365),朱元璋改为靖州军民安抚司,明洪武元年 (1368) 降为靖州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升靖州置,治永平县(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),属湖广行省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会同、靖州通道和贵州省天柱等县地。至正二十五年(1365年),朱元璋改为靖州军民安抚司,明洪武元年(1368年)降为州。
元升靖州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永平县 (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会同县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、通道侗族自治县和贵州天柱等县地。至正二十五年 (1365),朱元璋改为靖州军民安抚司,明洪武元年 (1368) 降为靖州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升靖州置,治永平县(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),属湖广行省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会同、靖州通道和贵州省天柱等县地。至正二十五年(1365年),朱元璋改为靖州军民安抚司,明洪武元年(1368年)降为州。
即今四川彭州市东九尺镇。清光绪《彭县志》卷2:九尺铺“在南街仁凤里,距县东二十里,东南距濛阳场、竹瓦街俱二十里。雍正中设。由场东北出二里为新九尺铺,南出二里为老街子,今并废”。
即马岭山。在今湖南郴州市东北三里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“黄溪东有马岭山,高六百余丈,广圆四十许里。汉末,有郡民苏耽,栖游此山。”故有苏仙山之名。即“马岭山(1)”。
1922年改布伦托海设治局置,属新疆阿山道。治所在今新疆福海县。以县境布伦托海得名。1930年属阿山行政区,后直属新疆省。1944年改为福海县。旧县名。1922年由布伦托海设治局升县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
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郪口乡西北明月山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二》: 明水城 “在蓬溪县西南。明月山南有明水山,峰峦插天。元末明玉珍保障于此。筑城周二里。遗址尚存。今为镇,亦曰明水寨”。
东晋咸康三年(337)改苦县置,属陈郡。治所即今河南鹿邑县。北魏属陈留郡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置,属亳州。大业初属谯郡。唐属亳州,乾封元年(666)改为真源县。
金降辽奉义县置,属大同县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。
一作薛贺水。即今辽宁丹东市西南赵家沟河。《新唐书·高丽传》: 总章元年 (668),“ (泉)男建以兵五万袭扶余,(李) 勣破之萨贺水上”。即此。即“薛贺水”。
即今河南获嘉县南三十二里亢村镇。清置驿丞及巡司于此。
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、普陀宗乘之庙以东。清乾隆四十五年 (1780) 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形制建。“须弥福寿” 乃扎什伦布之汉译。据 《高宗御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》 载,乾隆帝七十寿辰,班禅六世远道
①即今河北赤城县东白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赤城堡:东河“自独石云州东南流,经古北口,为通州白河上源”。②亦名东湖。指今安徽霍邱县东之城东湖。明嘉靖《寿州志》卷2霍邱县:东河在“县东五十里。东流与正阳河